疫情之下,消费者逐步认识到的重要性,而的提高离不开优质蛋白的摄入。低温奶凭借自身的营养优势,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乳制品行业中景气较好的细分赛道,低温奶对奶源品质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存在明显的运输半径,给区域型乳企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当前估值下区域型乳企的投资机会如何呢?
疫情之下,消费者逐步认识到的重要性,而的提高离不开优质蛋白的摄入。低温奶凭借自身的营养优势,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乳制品行业中景气较好的细分赛道,低温奶对奶源品质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存在明显的运输半径,给区域型乳企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此背景下,当前估值下区域型乳企的投资机会如何呢?
低温奶风起区域乳企能否弯道超车
从营养价值角度讲,低温巴氏奶要比超高温(UHT)的常温白奶好上不少。因为巴氏法能限度地保留鲜奶中的活性物质,让奶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例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近年来巴氏奶迎来快速发展,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19年巴氏奶市场规模达到343亿元,预计2018-2024年复合增速将达到8.9%,远超同期常温白奶4.2%的增速。
但从投资角度讲,或许这并非短期低温上市乳企股价集体走高的核心逻辑,毕竟前几年市场就已经观察到了这一趋势,且2014年时也曾经是当时消费投资圈的焦点。那时范围内有三、四百家区域型乳企争先恐后地进入到低温奶领域,俨然有替代常温奶之势。在笔者看来,近期低温上市乳企的上涨,更多是板块轮动的结果。
不过地方乳企在低温奶的布局上,确实要比性乳企激进不少,直观的可以看看货架,在各地的超市里,低温奶大多是区域乳企的产品。那么,为何率先发力的会是区域型乳企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常温奶竞争过于激烈,地方乳企基本上已被洗牌出局,更关键的是低温巴氏奶保质期一般不超过7天,存在明显的运输半径限制,区域乳企由于具备本地奶源、本地工厂,同时深耕本地市场,目前的冷链技术尚不支持大范围跨区域快速调奶,所以低温奶目前能形成区域垄断的竞争格局。
若要论各地乳企发展前景,毫无疑问围绕核心经济圈布局的乳企能分享到更多的市场红利,比如深耕华东的光明乳业和华南的燕塘乳业(21.540,-0.10,-0.46%)。例如光明乳业,来自上海的营收贡献就达到25%,这类公司往往牢牢把握了区域订奶这一高黏性渠道,像光明随心订便是的送奶上门平台。而在牧场方面,光明主要的牧场布局也在华东,保障了该区低温奶的原奶供应。正是凭着低温奶的发力,光明乳业近两年营收恢复了增长。
从长远来看,随着冷链效率的改善,跨区经营低温奶的难度会有所下降,届时区域垄断的格局可能会随着乳业双雄的进入而打破。乳业双雄在常温白奶领域已占领七成的市场,它们之所以未发力低温领域,主要还是低温奶货损较大,目前该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从ROE来看,主营常温奶的伊利常年能维持在25%的水平,但主营低温奶的新乳业、天润乳业(13.580,-0.07,-0.51%)、光明乳业、燕塘乳业,大部分ROE都没有超过15%。一旦双雄发力入局,对于奶制品这类同质化的产品,得渠道者得天下,鹿死谁手还真尚不可知。区域乳企目前占优的主要还是传统订奶渠道,但在大型KA卖场、电商平台以及中小超市、便利店等渠道,乳业双雄有着相当强的统治力。结合近期较高的估值,区域型乳企可能暂时还看不到特别大的投资机会。
乳业双雄格局稳定未来或将走向差异化
短期内,乳制品赛道两强格局仍牢不可破。至于今后何去何从,对标乳企巨头雀巢和达能,双雄已在战略上做出差异化的选择。
雀巢,尽管给人感觉是乳制品公司,但2019年它的乳制品业务占比仅14.3%。通过上百次的并购,目前雀巢形成了饮料、营养品与健康科学、奶制品及冷饮、宠物食品、即食食品及调味品、巧克力糖果和饼干、饮用水七大业务并举的格局,打造了一个大而全的食品帝国。双雄之中,伊利正在复刻雀巢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拓展新的常温业务,进军功能性能量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饮用水市场,这也是伊利跨出乳制品领域横向扩张的关键一步。
达能,作为垂直深耕乳制品行业的典范,手握优质上游奶源,构建了发达的冷链网络,鲜乳市占率。目前蒙牛也在积极构建上游奶源和下游冷链的供应链壁垒:一方面,近年来蒙牛持续收购上游优质牧场,现已拥有富源牧业、现代牧业和圣牧;另一方面,蒙牛也在下沉布局低温配送冷链。合理推断,在低温业务方面,未来区域乳企将会面临蒙牛的强大挑战,或许会出现地方乳企被蒙牛并购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