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手机APP,无数美食“闪瞎双眼”,动动手指,外卖就会送上门来……随着外卖市场“井喷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吃货”们开始享受指尖美食的福利,但外卖美食的问题却不时遭到网友吐槽:怎么总感觉外卖菜量没有在饭店吃得多?为什么到手的菜品和线上的美食图片差太远?为什么我餐盒里的菜感觉被人吃了一半?随着《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些问题都将一一找到破解方法。
“幽灵餐厅”谁来管?第三方平台应担责
外卖商家公示的证照,竟然来自“P图高手”的虚假照片?送到家门口的网络美食,竟然出自“幽灵餐厅”……随着外卖选择不断增多,线上美食的“幕后”安全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关注。
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指出,目前网上订餐存在平台对入网商家审查把关不严格等问题。有的商家弄虚作假,虚构地址、上传虚假照片;有的商家无证无照,违规开展外卖服务;有的商家冒用其他商家经营许可证照。
针对这一问题,办法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审查,登记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场所等许可信息真实。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新规要求平台入驻商家“绑定实体店”,就是要求每个和尚都要有个庙,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庙是一个门槛,可以筛掉不少靠平台为生的“假和尚”。
各大平台如何落实好这一规定?百度外卖CEO魏海介绍说,百度外卖摸索出“日常巡查+定时抽检+专线排名”的制度,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或者制造过程有问题,百度外卖提出建议和整改,整改不合格或者逾期不改者勒令下线。
“饿了么”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康嘉也表示,“饿了么”在自有人员初步核验和督导二次核查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机构SAIGLOBAL对商户进行线下审查。
打通“一公里”“爱心封”给餐盒“上保险”
送餐环节是外卖安全的重要一环,但在网络餐饮业快速扩张过程中,“外卖餐盒被污染”“餐盒疑被打开”等事件却屡屡曝出。
如何打通外卖舌尖安全的“一公里”?办法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使用、清洁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装材料,并对餐饮食品进行包装,避免送餐人员直接接触食品,确保送餐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根据办法规定,各大外卖平台纷纷为送餐环节“上保险”。百度外卖开始在全国推广外卖封口贴,如用户在取餐时,发现有破损或人为打开痕迹,可以有权直接拒收;“饿了么”外卖餐盒已经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食安封签”,避免餐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美团外卖正加速推进外卖餐袋、餐盒封签工作,近期已经推动在首批30个城市落地实施。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表示,对于配送环节,软硬件都要加把劲,装餐盒、密封条、配送箱要过关,配送员资质许可、教育培训也得跟上。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在送餐繁忙的时间,部分商家可能难以做到完全密封,堵住这一漏洞还要靠加强监测。
大市场有大数据数字食安迎来智慧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按国外网络订餐占餐饮收入30%计算,未来我国网络订餐市场或将是万亿元以上规模。面对网络订餐平台“数量大、不好管”的现状,在监管中引入新技术手段成为外卖市场的急迫需求。
美团点评集团副总裁王莆中介绍说,美团外卖在2017年建设完成了“天网系统”,对商户进行入网审核、在网监管、退网追踪,已与北京、上海、厦门等地的食药监部门开展了商户证照数据对接,实现商户信息“登记”与“验真”一步完成。
康嘉也表示,“饿了么”已在11个城市开通了“明厨亮灶”线上直播试点。“饿了么”已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食药监管部门进行量化分级信息数据共享,下一步将与其他地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作,从技术层面解决量化分级信息公示难题。
孙梅君就此指出,我们希望平台开办者充分发挥“以网管网”优势,加强大数据分析,及时分享检查监测、投诉举报信息,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和监管方式创新,为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各大外卖平台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外卖平台的指导与支持,一起携手保障网络外卖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