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得正旺的咖啡市场,又添上了一把火。卖体育服装的李宁宣布未来将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李宁跨界布局咖啡市场并不算新鲜。此前,跨界咖啡赛道早已风起云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依靠加油站便利店销售网络打造“加油站咖啡”;同仁堂“知嘛健康”体验店开业,希望通过“养生咖啡”吸引年轻人;中国邮政推出“邮局咖啡”;狗不理包子“包子+咖啡”的全新玩法让人拭目以待;华住集团宣布计划旗下29个酒店及公寓品牌全面引入COSTA咖啡……
品牌跨界咖啡成风的背后,咖啡市场被看好已是不争的事实。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3817亿元,预计行业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
咖啡市场高速发展,一众玩家也嗅着咖啡的香气赶来。星巴克、雀巢等国际品牌耕耘已久,瑞幸以挑战者身份逆袭上位,Manner、Seesaw等新锐品牌成长迅猛,跨界品牌前仆后继。此外,线上咖啡销售额近五年来也快速提升,隅田川、三顿半、永璞、时萃等线上新品牌借助电商平台迅速成长,销售额从千万元级跃升至亿元级。
与此同时,咖啡市场也趋于细分,创新层出不穷,从传统速溶,到冷萃、冻干、挂耳,还有满足一定仪式感的手冲研磨咖啡、胶囊咖啡等,适配办公室、户外露营、旅行、居家等多个场景。可以说,咖啡已逐渐由“赶时髦的饮品”转变为“日常饮品”,整个市场也逐渐步入品质化消费阶段。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用户的咖啡消费习惯正在逐渐养成,未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咖啡行业的业态越来越丰富,给了众多细分赛道创业者以新的机会;用户对咖啡口味的多样化需求,也带来了新的创业机遇。这些因素的叠加,为咖啡市场带来了巨大增量机会。
资本也正在蜂拥投向咖啡赛道。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咖啡相关企业融资事件合计发生180起,融资金额超420亿元;2022年1月以来,已发生融资事件12起,融资金额超30亿元。
众多玩家的入局,也引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已达到17.22万家,其中涉及种植到咖啡馆,再延伸到咖啡设备、咖啡附加和周边产品整个产业链条。据德勤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10.8万家咖啡馆。
值得关注的是,咖啡是个入门门槛低,但进阶门槛极高的行业,要做成真正的咖啡品牌,难度并不小。
以跨界入局者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凡是跨界卖咖啡的品牌无不坐拥数量庞大的实体门店,入局依赖线下零售网络的咖啡业态,成本低,落地快,且场景适配度高。但是,缺乏先天咖啡基因的他们能否真正打磨好产品,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业界看来,咖啡的消费场景包含两个条件:一是舒服的空间,二是高质的产品,至少有其一才能撬动市场。要做出一杯大众认可度高的咖啡,从优质咖啡豆产地资源到制作系统的推出,从咖啡师的培训到品牌文化的输出,环环不可欠缺。
与此同时,食品饮料行业很难通过某种配方、某种原料来形成竞争壁垒,供应链能力和品牌力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当门店数变多,产品标准化推进以及门店经营管理能力等都是对企业发展的考验。
咖啡赛道或许“真香”,但却不是谁都能分一口的,热闹才刚刚开始。(杨冉冉)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