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农场建设,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2023/7/3 8:42:15 阅读数:301 信息分类:食品招商 编辑:冬冬

目前,世界农业正处于现代工业化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阶段。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中食智库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曹林奎教授指出,生态农场建设是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对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大意义。为确保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应大力发展生态农场。

问: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其现状如何?

曹林奎:目前,世界农业正处于现代工业化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农业进入以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为标志的现代工业化农业时期。发达国家率先采用机械、化肥、农药、农作物杂交技术等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技术武装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显着提高。现代工业化农业的出现创造了农业生产的奇迹,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应用,也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我国第二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显示,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达到1067.1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9.77%,农业源总氮、总磷分别为141.49万吨和21.20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6.52%和67.22%。可见,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现代生态农业将现代工业化农业与传统有机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对农业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再生循环,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拓展农业的生产性、生态性和生活性功能,实现农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2014年,原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建设了13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从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体,因地制宜地配置低碳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和设施,探索出了六大区域现代生态农业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生态农业在研究和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依据各地的社会、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体现现代生态农业基本原理和特点的一系列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及其模式。这些模式就是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体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和功能优化的典型案例。2020年,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承担了农村能源生态领域专项“生态农业技术跟踪与评价”。该项目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梳理了国外生态农业建设的典型案例,总结了国外生态农业先进技术和主要模式;根据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特色、区位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分区分类追踪调查了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成效、支持政策、核心技术和典型模式,分析了制约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相关建议。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