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森林是优势自然资源,覆盖率达61.17%,位居全国梯队。
在众多林木资源中,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被称为经济林,比如香榧、锥栗、白茶、油茶等。发展特色经济林,成为带动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
20年来,科技特派员在山林间示范推广经济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了浙江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为了林农增产增收
他们上山培育良种 进村指导技术
2003年,时年30岁的喻卫武成为了浙江农林大学派出的首批科技特派员。他觉得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到农村去能帮助广大林农。
喻卫武调研后发现,当时香榧产业品种单一、个体间丰产性能差异大、加工方式传统,选育了浙江省审认定品种6个;引进红外测温法和水分快速测定法明确香榧炒制过程中原材料含水量及炒制时间、温度,初步实现精准化控制;研发脱蒲机械,显着提升生产效率;提出生理后熟及开发定温定湿后熟方法;开展树形调控及充实期营养调控研究,极大提升了香榧产量、质量。
2013年派驻丽水遂昌时,喻卫武通过县级特派员详细了解了当地乡情、民情,向贫困户免费赠送苗木,一家一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开展精准产业扶贫。5年时间,金竹镇的香榧产业规模从100余亩上升至3000余亩,单株产量达到10千克,收益近200元。
到杭州淳安枫树岭工作时,喻卫武发现林农的香榧后熟且炒制技术差,他随即开展了定温定湿后熟、定时定温炒制技术传授,香榧质量提升显着。在早实丰产栽培示范基地中,推广提高造林成活率、人工辅助授粉、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调控、促花保果、绿色病虫害防控、养分管理等技术,400余亩香榧示范基地建设效果良好,新造林生长量提高35%左右,200亩投产林2023年产量预期提高2~3倍,亩均效益7000~8000元,一产产值增加100万元以上。
20年来,喻卫武分别被派驻文成县上林乡、遂昌县金竹镇、淳安县枫树岭镇以及松阳县,为当地林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他希望能将自身的科学研究与香榧产业挂钩,让家家户户都能脱贫增收,过上幸福生活。
跟喻卫武一样,江锡兵也是经济林领域的专家。2017年,江锡兵担任丽水庆元县荷地镇科技特派员。为了选育出优质高产栗类良种,每年8月上旬,江锡兵都要冒着近40度的高温高湿,带着工具上山调查锥栗的结实性能和产量数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锡兵及团队人员近年成功选育了特早熟和耐贮藏的优质高产糖炒加工型锥栗良种,在荷地镇多个村营建锥栗低产林改造和高效栽培精品示范园区近2000亩,技术推广应用2000余亩,示范区锥栗产量从改造前的亩产不足100斤提升到150~200斤以上,单产增加50%~100%,坚果风味品质显着提升,得到省内外收购商、加工企业的认可,鲜果统货收购价从6-7元/市斤提高到当前的12~16元/市斤,且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