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有关豇豆农残攻坚治理部署要求,守正创新、加力加劲,固化传承成熟打法,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全省豇豆合格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豇豆农残攻坚治理成效得到巩固拓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夯实工作保障。一是部署推动有力。召开全省农业农村体系会,进行专题部署,列入全省农业农村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重点任务,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评加强督促,确保豇豆攻坚治理力度不减、工作不放松。二是资金支持有力。安排省级专项经费820万元,开展豇豆定量检测3200批次,常规农药残留胶体金速测1万批次,种植方式转变试点100个,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推广4200人次。成都市安排专项资金220万元,重点开展“防虫网+”模式试点。三是督促指导有力。2024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重新调整优化7个包市包片组,对21个市(州)继续开展全覆盖跟踪指导工作,包市联县督导攻坚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落细。
二、坚持精准施策,推进减药控残。一是推广应用减药控残技术。编印《四川省“优质豇豆”种植技术要点》,实施“3234”基本策略,推动各地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全省共建设豇豆绿色防控生产基地1063个,面积2649亩,安置杀虫灯1257个,黄蓝板15.4万张,诱捕器2589套,推广应用防虫网359亩,生物天敌259亩。二是组织开展减药控残培训。开展豇豆专场培训655场次3万余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161场次7806人次,基本实现农药门店、种植户和监管人员全覆盖。发放张贴新版豇豆经常检出问题清单、禁限用农药名录,强化对豇豆生产经营主体的警示提醒。全省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4万份。三是提炼宣传减药控残经验。各地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形成典型经验,《绵阳市善用“加减乘除”法 破解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难题》、《攀枝花市念好“三字诀”推动“优质豇豆”种植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四川省标本兼治推进豇豆农残治理》等,农业农村部豇豆农残治理专刊宣传推广。
三、坚持检打联动,确保上市安全。一是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加密豇豆农残治理日常巡查频次,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2万人次,检查主体9536家次。彭州市创新使用“豇豆智慧监管小程序”,实现豇豆“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大抽检排查力度。2024年,部级监督抽查豇豆180批次,省市县三级风险监测1256批次、监督抽查773批次,常规农药残留胶体金速测5790批次。三是加大惩戒威慑力度。将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等10个市(州)的29户豇豆种植户纳入第四批“重点监管名单”管理,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坚决打击在豇豆上的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以来,成都、攀枝花、宜宾等地查处一批豇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
来源: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