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实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所以对食品安全的实现要有足够大的耐心。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食品安全问题存在并将长期存在。食品对消费者来说包括了鲜活农产品,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和食品有不同的定义,监管的部门不同,但对于消费者来讲都是食物。我国农业生产以散户为主,农作物生长中易发生病虫草害,常常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防治的农药种类繁多,据农业部统计,截止2015年底,全国登记农药产品34315个,涉及企业2232家。不合格农药或农药使用不当易造成农产品安全超标。现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项目逐渐增加,以蔬菜为例,目前农药残留检测已经增加到58项,今后还将继续增加,随着科技进步,不断会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未知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强调安全更关注质量,这是农业生产长期要解决的问题。食品安全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紧密相连,而不是单纯的食品本身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因此食品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已经高达97%,大部分消费者可能并不知晓,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了十年,但各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很少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超标案件处理率极低,也很少向社会公布,消费者知道更多的是食品安全曝光事件,消费者了解的和政府发布的信息极不对称,影响消费信心。
第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应成为新常态。近年来,农业部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尤其是科普宣传,宣传目前还停留在专家层面,中年专家居多,建议发动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从他们的视角,在新媒体上广泛宣传。青年人更具有创造力,在今年6月21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日”现场备受欢迎的“农产品也有身份证”鼠标垫宣传品上加载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和网址等信息,通俗易懂,这个宣传品就是由北京市农产品安全部门80后年轻人设计的,另外他们还制作了“三品一标”卡通片,生动形象。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