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谣言处理机制待完善

2016/6/25 9:14:58 阅读数:898 信息分类:食品加盟 编辑:婷婷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网上关于食品的各种谣言传的沸沸扬扬。网上传播的信息都能信吗?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虚假信息,你信就上当了。那么,如何才能制止这些谣言呢?

通过农业部门和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高位水平,食用农产品安全事故基本可控,全国全年也只有零星发生,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有的,而且越来越好,但老百姓的认知和感觉恰恰相反,农产品安全超过雾霾成为关心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近期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四起,具有加重趋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道内容一半以上是谣言传言,打击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农产品安全工作的成绩,被谣言诋毁和抹杀,农产品安全的真相被掩盖。

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发生具有周期性,一般1~2年一个周期,而3~4年旧事被新炒;具有趋重性,谣言越来越多,方式多样,手段复杂,一些谣言“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很有欺骗性;具有聚焦性,以农药、激素和添加剂为主,以癌症、艾滋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引起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的种类有:胡编乱造型、夸大事实型、偷换概念型、无知猜测型。谣言产生原因有:人们高度关注食品安全,但隐患依旧,问题不断,百姓疑惑;政府信息公开不够,科普不力,企业失信;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社会矛盾复杂,自媒体发展迅速,谣言制作传播容易;谣言处置不当,处罚不力,制止困难。

我建议,建立各方参与的辟谣机制,强化辟谣和科普。建立专业辟谣和科普平台。通过一个主流媒体如农民日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栏,进行主渠道辟谣和系列科普。建立“事实为先”的辟谣机制,涉事企业主体、单位、部门进行辟谣,发挥相关非政府组织科普作用,这样效果更好。设立曝光台,争取主动,谣言止于智者。要加大信息公开,树立政府威信,让政府摆脱塔西佗陷阱。政府调整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态度,不能护短,要站在消费者角度思考,从无私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处理事故。加大谣言惩处,让造谣付出代价。

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政府方面,一是辟谣、科普、打击制谣;二是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注重“产出来”和“管出来”安全两手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增强信心;三是架起企业和公众沟通桥梁,让老百姓了解生产过程,消除疑惑。树立一批开放的农场和食品企业,认证企业及产品信息公开。专家方面可以主动组织辟谣和科普。企业可以澄清事实辟谣,开放生产基地。媒体建立平台,公开讨论,正确引导,必要时可以请制谣者参与。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