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云’是贵州省大数据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七朵云’中飘起的一朵云。实际上是通过大数据、信息化、互联网与食品安全的交融把原先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不相联系的数据,通过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进行了汇聚,实现食品质量追溯。”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廖昌晖对国家食药监总局走基层团表示。
塑造云端
贵州全省有食品生产经营户30多万家,还有不少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管理不规范、从业者素质不高、违法成本低,多、小、散、乱问题比较突出。
食品安全风险点多面广,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郊接合部。从近年来贵州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来看,70%以上发生在农村地区,不安全食品向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县及县以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打造一条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推进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和风险管控,真正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贵州推出了食品安全云。”廖昌晖说。
据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陶光灿介绍,食品安全云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出“一个数据中心,一个信息平台,两类云端服务,实现六类用户连接”平台。
具体来说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采集食品安全相关数据;一个信息化平台,构建面向各社会主体,既相互独立,又互联互通,不同用户分层次分级别使用,私有云和公有云协同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两类云端服务,面向政府、食品生产(含食用农产品种养殖)、流通(商超和电子商务平台)和餐饮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媒体、消费者六类用户;开发政府监管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客户端、消费者客户端、舆情监管系统、大数据分析平台、技术社区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软件系统,形成互联网+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模式。
“食品安全云是贵州重点打造的‘七朵云’之一,旨在将分散在政府部门、检测机构、企业、公众各个环节的数据,由政府引导推动,消除条块分割,打通数据链,再以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汇聚,开发食品安全检测、监管等应用平台。”陶光灿表示。
据陶光灿介绍,迄今为止,“食品安全云”已经集聚了4100余万条数据,初步形成了大数据的基础。“食品安全云”强化技术创新与集成,构建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信息化技术体系。目前,食品安全云凝聚了蒙牛、茅台等21316家企业和北京等9省市检测机构示范应用,提供36971件食品97347份检验检测报告数据的服务和信息的查询,而基于云平台的款手机APP“食安测”已经下线,消费者可以在终端查询自己产品的信息。
据了解,服务监管的移动平台“食安监”已在贵阳市乌当区日常巡查业务工作中试用,已经可以通过移动扫码、后台录入、数据调度等方式,导入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基础数据。快速检测功能模块在贵阳市乌当区部分农贸市场试运行,实现农副产品13项常见监测指标的快速检测和数据的实时上传,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可增加或调整快速检测的指标项,已帮助乌当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现案件线索并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0件。
巩固网底
有了云端还需要基层的数据上传,否则有云吸收不了地面的水,终究也成不了下雨的云,云端的服务无法脱离大数据的支持。
“目前食品安全云已经面向政府、检验检测机构、食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种养殖企业,消费者、行业协会等提供数据接入管理、认证查询、舆情分析等服务。各社会主体能够良好参与社会共治的关键在于信息良好的流通,采用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方式,促使食品安全信息交流。”陶光灿表示。
对于信息的采集,大中型企业做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小作坊难度较大。
“我们市小作坊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多、散、小、乱、差,而且绝大多数是在自建房或租用房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条件简陋,生产设施设备落后,环境卫生条件极差,原辅料、成品区、生产加工区和生活区未做到有效分离,无法达到生产加工流程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隐患严重。”清镇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胡义开对记者表示。
为此,协助小作坊走上正轨,纳入云端成为了工作之首。
“我们原来在贵阳市租了30多平的车库作为生产加工饺子,吃住都在里面,苍蝇总在飞。”贵州沐谷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袁琴表示。
现在袁琴在400多平的自建房中拿到了个小作坊登记证,她所生产的每一袋饺子和汤圆上都贴上了二维码,而这个二维码直接上传了云端。
“过去我打电话给一些饭店,是否要我们的产品,那时他们都不理我们,现在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要求我们供货。过去连证件都没有,也没法向别人我们的产品是合格的,现在有了登记证,底气更足了些。”袁琴表示。
截止到目前,清镇市各类下作坊597家,现在纳入登记管理的有505家,依法取缔17家,自行转行75家。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除了能传到云端数据,清镇市还开发了溯源章,这枚溯源章上刻着所购买物品和销售者的地址和电话。用胡义开的话说,这是双重保障食品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云”已在微信通过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模式创新,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涉及到的政府、食品企业、检验检测机构、消费者等社会主体连接起来,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持、消费者参与的各司其责、互为补充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模式。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础上,促进食品安全信息在各社会主体中的合理流动,形成风险交流的机制,促使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