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产业担当食品行业健康转型先行者
第十一届乳酸菌与健康研讨会石家庄举办
近十年来,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特征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也开始认识到益生菌在微生态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益生菌-肠道菌群-宿主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深究。学术上的百花齐放让这一产业在我国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5-20%之间,始终高于食品工业的增长速度。在功能性食品市场中,益生菌相关产品也是增长快的品类之一,有数据显示,2014年益生菌产业在创造了288亿美元的产值,预计2016年将增长至420亿美元。
为了进一步了解益生菌领域研究成果,把脉行业发展趋势,由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食品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乳酸菌与健康研讨会”于2016年5月26-27日在石家庄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学术界代表以及企业界、媒体界的人士共计30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河北省科技厅李从民副厅长以及河北科技大学贾英民副校长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与会分享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益生菌与疾病预防,以及益生菌功能性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孟素荷理事长在会上表示,拥有“营养与健康”双重基因的益生菌产业在短短十几年的成长,目前已发展成为带动食品工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股不容小觑的驱动力,这也表明的食品工业需要加快向营养与健康方面的转型。
益生菌产业——供给侧改革之路上的有益借鉴
益生菌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从发展之初就有一大批的科学家为其夯实科研基础。2005年,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成立,集结了秀的行业领域科学家,从学习国外前沿基础研究开始,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益生菌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成功之道”。十一年过去了,我国乳酸菌领域的科学家通过自身的努力,用一篇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和一个个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逐渐与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在食品工业中成功转化,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成长。
科部农村科技司王喆巡视员在会上表示,科技部始终高度重视我益生菌产业科技发展与支撑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部署安排了多项重大和重点项目,促进了产业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升级,缩短了我国益生菌制品加工技术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从激发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服务体系、开展科技成果信息汇交与发布、发挥地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强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与优化配置五个方面,推动各地方、各部门、各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推动我国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由此可见,对于益生菌领域的科技投入在未来将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益生菌产业作为科技在食品工业中完美体现的“典范”,将不断优化现有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为食品工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提供有益借鉴。
基础研究——深度聚焦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1、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研究不断升级
会议期间,来自爱尔兰农业与食品开发部首席研究官Catherine Stanton围绕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宿主健康的影响,分享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据他介绍,肠道微生物自身能够产生包括VB、VK等营养素,还可以产生大量有益于健康的代谢产物,此外,有关微生物能够产生神经活性功能分子的证据也被逐渐发现,这些活性分子起到调节肠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输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大脑功能和行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高致死性癌症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多种肠道和炎症性菌群失调会加重结肠癌的发展。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研究成果为预防和结肠癌开辟了新思路,以多年动物试验数据为基础,摸索了使用益生菌来减少结肠癌的切实方法,并探究益生菌预防结肠癌发生的机制,为益生菌能够预防结肠癌提供了科技支撑。 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健康与营养科学研究团队高级科学家Anna Lyra 博士介绍了有关益生菌对人体临床功效的研究,包括:嗜酸乳杆菌NCFM缓解内脏疼痛而支持肠道健康;口服嗜酸乳杆菌La-14和鼠李糖乳杆菌HN001后在阴道上皮定植从而支持女性健康;乳双歧杆菌Bl-04抵御鼻病毒挑战而支持免疫健康;乳双歧杆菌B420帮助控制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腰围以及能量摄入等而支持体重管理。此外,还发现摄食嗜酸乳杆菌NCFM和乳双歧杆菌Bl-05的结肠癌病人的肠道菌群的有益变化。
来自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的辻浩和主任研究员分享了关于LcS益生菌菌株的一些试验结果。他表示,LcS益生菌对预防大肠息肉患者癌变、抑制大肠癌切除患者的变异性肿瘤发生、对慢性肠炎症状有作用、改善硬便人群排便状况及腹部症状、增强吸烟人群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诸多健康特性有重大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