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常识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食品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有营养价值;
(2)有较好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
(3)、无害,符合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也进一步繁杂,食品污染大致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放射性污染三大类。
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机体损害,常表现为:
(1)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致”病变;
(2)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食品污染的防制主要有: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和国家卫生标准;
(3)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把住食品生产、出厂、出售、出口、进口等卫生质量关;
(4)加强农药管理;
(5)灾区要特别加强食品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种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发生。
绿色食品并非特指那些“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水产、肉类。
绿色食品分AA级和A级: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有机食品是一种国际通称,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无公害食品是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和技术标准和要求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严格来讲,无公害食品应当是普通食品都应当达到的一种基本要求。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移动生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 使目标生物出现原物种不具备的新特征。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根据原料的来源可以把转基因食品分为:动物源转基因食品、植物源转基因食品和微生微源转基因食品。
虽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存在争议,但人们没有必要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转基因技术在全球推广近十年来,并未发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案例。专家表示,目前通过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消费者在购买转基因食品时,应注意是否贴有清晰的“GM FOOD(转基因食品)”标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对食品添加剂,由于不正确的宣传,使人们产生不少误解,食品只有超高温杀菌并进行无菌包装或者做成罐头,这种方式加工的食品才可以不加防腐剂,而大多数加工食品中,如果不按规定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无法生产。
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受法律制约,以安全使用,这些规定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毒性评价基础上的。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添加量在食品中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危害的。
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标签的基本功能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它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
看食品标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
(2)标签是否完整;
(3)标签是否规范;
(4)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
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第二批十类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饮料、饼干、罐头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保持期(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完全适于销售,并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品质);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保存期(推荐的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千万不要购买超过保存期的预包装食品: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特别注意食品标签上的保持期或保存期。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突出的卫生问题。
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以下事项:
(1)洗蔬菜水果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2)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境。
(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皿应分开使用。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4)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5)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不要食用。
(6)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防止误食误用。
(7)不要采集、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8)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9)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现腌的菜,马上就吃。
(10)食用海味产品必须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炒熟烧透,生吃海产品应洗干净,用食醋调着吃,对预防食物中毒有一定的作用。
(11)不吃腐败发霉的食物。
(12)尽量不吃鱼胆。
吃食品时应多多注意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