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关乎民生 深化协同共治 ——记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论坛”

2021/6/18 15:52:05 阅读数:294 信息分类:食品招商 编辑:蒙蒙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科学,相关管控体系的完善和行业技术的创新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支撑。

6月11日上午,作为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之一,由食安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支持的“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论坛”在北京举办,百余人出席论坛。

其间,环节紧凑、亮点频出、引人瞩目。多位专家学者,与市场监管部门、外卖平台及食品企业代表一起,围绕疫情下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和智慧监管、大数据助力餐饮和食品零售智慧化升级、食品经营管理数字化实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旨在促进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

数据赋能 共护食安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健康,牵系民生福祉。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愈加重视。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不仅需要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积极强化食品安全自控、赢得消费者青睐,还需要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监管,倒逼企业诚信规范经营。消费者也需强化自身食品安全认知水平。

针对消费者关注的食品安全和病毒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病毒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由此而引发的关联性问题受到公众高度关注,也为食品领域的生产加工、零售、餐饮等带来极大挑战。要从监管角度、从业者角度、消费者角度重视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提出新时代国家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目标,通过打造数字化食品安全治理模式,让数据为食品安全管控服务,赋能安全食品,助力食品安全战略实施。

据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受疫情影响,餐饮百强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布局,27.1%的企业门店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是近年来突出的。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餐饮一处处长马朝辉介绍了疫情下的餐饮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情况。他指出,给餐饮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市场监管总局为助力疫情防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开展涉疫食品排查,实现有效管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认真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三证、四不”要求;应时所需,快速建设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初步建成上线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推动31个省区市全部实现与平台的数据对接。

马朝辉进一步指出,今年总局还将持续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核心内容是围绕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考核、规范经营行为、提升餐饮环境卫生等方面,推动餐饮服务企业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因势利导 创新监管

为确保食品安全治理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因势利导、同向发力,就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积极探索并形成解决方案。

疫情下,自确认病毒不仅可“人传人”,还会“物传人”起,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意识到,依靠传统的“人海战术”无法实现疫情有效防控。基于“健康码”的建设思路和对策,开发了走在全国前列的“浙冷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处长潘欣介绍,“浙冷链”开发的总体思路是遵循数字化改革要求,突出“管控”和“追溯”两个关键,对接公安、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和海关等部门数据和全国平台省际交易数据,将进口冷链食品进入浙江省后的“人、物、环境”等全过程信息全部录入,对进口冷链食品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全链条、数字化协同闭环管理。只要通过统一的“冷链食品溯源码”,进出库扫码,就能对进口冷链食品实现从入浙供应链首站到末端(消费者)的全链条数字化闭环管理。

潘欣进一步指出,“浙冷链”系统拥有“一码统管、一链存证、一键追溯、链上加仓、省际设卡、指挥”等6个核心功能。首先体现在冷链食品进入市场前在集中监管仓实施“批批检测阴性、件件消毒赋码”的源头阻控。其次继续强化冷链食品进入消费终端后的日常监测,一旦发现问题,随时一键查询,“像管人一样把物管起来”。消费者可以通过“扫一扫”冷链食品溯源码查询产品详细溯源信息,倒逼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两大主体责任,形成“群防群控”。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刘劲枫介绍了当地创新落实食品安全示范街的探索实践。围绕证照资质透明、店内信息透明、人员健康透明、售后保障透明、动态管理透明,配送过程透明“六大标准”建设透明餐厅。面向消费者打造明厨亮灶一体化、让用餐更安心,实现店内实景远程化、做到全程可视,推动门店经营透明化、做到基础合规,引导商户食安封签规范化、做到全程可溯。面向经营户推动门店综合管理、做实事前管控,开展食品安全能力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做到事中规范,鼓励商户加入食安险计划、强化事后保障。“下一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将推动实现监管治理、消费体验、商家经营‘三个优化’,做好‘食安示范街’经验总结和成果推广。”刘劲枫说。

行业聚力 共建共享

良好营商环境的营造离不开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的探索实践。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高海伟分享了与“饿了么”联合撰写的《2020中国食品冷链供应链研究报告》。他表示,当前我国食品供应链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强,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也较为可靠,这离不开监管部门和业界各方的共同努力。他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构建食品冷链安全信用体系,完善食品冷链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供应链模式多元化。

阿里本地生活副总裁王培宇分享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数智化实践》。他说:“饿了么平台一直在积极探索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管理,致力于充分利用平台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等优势,打造精准、高效、闭环、有温度的‘数字食安’管理体系。目前在日常管控、商户推优、消费者保障、商户培训等方面有所进展,建立了比较精准的智能食安风险感知能力、基于大数据监测的商户食安档案和管控机制,在行业内首推透明餐厅等。未来也希望能与政府、行业有更多的合作,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食安管理体系。”

阿里本地生活资深副总裁、客如云创始人兼CEO彭雷发表《餐饮数字化运营实践》的主题演讲。彭雷介绍,本地生活面临长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和机遇。客如云通过“一体两翼”的商家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商家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抓住机遇更好地开展经营,更好地把握机遇。“一体两翼”商家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是客如云提供的以门店营运数智化为核心,包括前端闭环用户营销数字化(公域、私域),后端闭环人—组织、财—金融、物—供应链等增值业务数智化的“一体两翼”多种场景的数智化。客如云继续致力于商家数字化转型,帮助百万商户完成数智化升级,让数字化成为人人可得的服务。

新形势下,亟待强化创新研究、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如何实现数字化赋能食品安全管控,是当下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副总编辑潘传龙主持。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院副院长王立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王青斌、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阿里本地生活副总裁王培宇、北京市餐饮协会常务副会长白森森从监管层面、创新研究层面和平台管理层面分别就如何提升餐饮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水平及反食品浪费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促进网络餐饮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各方协同共治。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治理作用,加强共建共享共治合作,全面保障外卖食品安全。(宿志红)

来源:中 国食品安 全网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