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小作坊维护大民生南京全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2022/12/1 8:16:37 阅读数:346 信息分类:食品招商 编辑:冬冬

近年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省局食品小作坊三年整治提优工程部署,严格执行《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落实“四严”要求,坚持把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作为民生工程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突破口,从“小切口”入手,后发放奖补资金770余万元,帮扶改造500余家,创建示范点408家,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7家,实施联合取缔无证食品小作坊100余家,逐步实现食品小作坊从“小、散、乱”向“名、特、优”的转变,全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形成食品小作坊治理的“南京样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食品安全简报》(2021年第9期)专题刊登南京做法和经验,江苏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食品安全简报》(2021年第9期)刊登南京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工作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三个阶段”重点任务,梯次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着眼于食品小作坊不同时期的发展条件和特点,采取阶梯化的工作方式,按照“三个阶段”有序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一是以问题整治为重点的“三清四能”阶段。2015年至2018年,以问题整治为重点,制定了“三清四能”标准,彻底改变食品小作坊无证无照、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推进小作坊登记发证698家。

二是以创建示范点为重点的“示范创建”阶段。2019至2020年,以示范创建为重点,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改造。出台《关于印发南京市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创建标准和申报认定程序的通知》,打造“示范点”72家。

三是以打造精品作坊为重点的“名食坊”建设阶段。2021年以来,我市将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省市“共学共建共办实事”重点项目,市场监管、商务、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金陵名食坊评选工作的通知》,以打造“金陵名食坊”为重点,推进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管理。通过系列培育培优、网络评选和专家评选,38家食品小作坊上榜金陵名食坊,32家食品小作坊上榜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我市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在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两轮排查、质量抽查、交叉互查各环节中成绩优异,被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扬。2022年我市63家食品小作坊按照省局培育方案和部署正在培育中。

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为疫情影响下的金陵食坊纾困解难。拍摄金陵名食坊宣传片,扩大名气提升影响力。组织餐饮集团与金陵名食坊产销对接精准助力。促成电商平台合作,巧借平台资源拓宽销路。“一户一策”为小作坊提升生产条件、辅导升级改造,促进小作坊规范生产快速发展。

二、发挥“三个抓手”关键作用,布局打造食品小作坊特色集中区

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原则,紧抓规划建设、精准服务、用心帮扶三个环节,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形成食品行业“新品牌”。目前,全市已引导形成江宁汤山七坊和黄龙岘茶叶、栖霞区狮子冲、高淳阳江,以及横梁街道、大厂街道、陆郎食品小作坊聚集区7个,均建设工作站加强监管,在江宁禄口街道规划建成鸭制品小作坊集中区,目前进入招商阶段。

三、深化“三个举措”管理成效,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常态化、智慧化监管水平

坚持统筹兼顾,靶向施策,把好各个关口,加大全过程监管力度,推进实现食品小作坊监管常态化、智慧化。

一是严明制度。严格实行公示栏、台账管理制度、自查制度,市局统一印制公示栏、原辅料添加物质包材进货台账等7本台账,强化小作坊业主主体责任落实。

二是强化检查。坚持应检尽检,落实全覆盖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加大肉制品、酒类等高风险品种检查频次,高风险品种每年检查频次在2次以上。

三是科技赋能。围绕解决食品小作坊产品难溯源的问题,研发“一码通”系统,在卤菜行业率先试点。通过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生产的预包装卤菜生产批次加载二维码,关联产品生产信息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着力于破解追溯难题,实现“一码追溯”;在全链条追溯信息基础上生成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码,消费者在各门店通过扫码查询在售产品的食品安全信息,广泛进行社会监督,实现“一码公示”;监管部门在监管端可以查看全链条追溯信息进行监管,着力于提高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