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杂色蛤冻制而成的单粒散冻蛤肉,具有独特的风味,是深受人们欢迎的
食品,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其制作方法如下:
杂色始属瓣鳃纲,属蛤科。贝壳较小而薄,呈长卯圆形。一般贝壳的长度较大而宽度较小,壳高约为壳长的2/3。壳顶稍突出,位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由壳顶向前端边缘的距离约相当于壳长的1/4。小月面狭长,呈披针状或不甚明显.韧带细长。放射肋细密,前后部的稍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壳顶至腹面通常有淡色色带2—3条;贝壳内面谈灰色或向红色。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栖息在近河口的沿岸或内湾期间带的沙泥滩中,潜居深度固季节、个体大小而异。杂色蛤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除供鲜食外,可加工成蛤干、冷冻品,还可制罐头。
加工出口冷冻蛤肉,以冻成块状的较多,但目前以单粒散冻蛤肉,经济效益也很高,下面介绍单粒散冻蛤肉的加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吐沙→蒸煮→剥肉→洗涤→分级→冻结→包装
二、操作要点
1.要求采用鲜活蛤。将碎贝、死贝、泥贝剔除干净,再按大、中、小初步分级。
2.暂养吐沙
杂色蛤肉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将体内的泥沙吐净。吐沙池以流水式。流水既可降低池水的温度,又可保持水中有足够的氧气,延长杂色蛤的存活时间,还能及时将杂色蛤吐出的泥沙排掉。流水式吐沙是把海水从他的一端注入,再由另一端诽出。具体做法先用海水洗净采捕的蛤仔壳面的泥沙,装进多孔的塑料箱内,每箱装6—8kg,厚度以6—8cm为宜;再把装有仔蛤的塑料箱放进海水他,水深40一50 cm左右。哲养吐沙的时间视温度而定,一般哲养3—8h可基本上吐净体内的泥沙。3—4月份气温较低时.吐沙时间以7—8h为宜;6—7月份气温较高时,吐沙时间为3—4h。出池后,如果气温较高.匝将吐净沙的杂色蛤暂存在5—6℃的预冷间内。
3.蒸煮
分级后的蛤仔按规格分别蒸煮。以往煮杂色蛤多采用直火锅水煮的方法。为提高蛤肉的质量.目前采用蒸汽蒸煮.蒸煮器具有压力锅和蒸箱。蒸煮时.温度、时间、压力是很重要的三个参数,如果把握不好这三个参数,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由于蒸煮器具的规格和蒸汽放入量不同,这三个参数很难统一起来,但可以在加工前通过试验,找到比较理想的参数值。
4.壳肉分离
如果温度、时间、压力三个参数掌握得比较好,那么壳肉分离就会比较容易。拿着贝壳轻轻一抖,蛤肉就会掉下来。也可用8号铁丝制成取肉的专用小铲刀,刀头宽约1.5cm。经过蒸煮张壳的蛤仔,肉一般都贴在一面壳的内壁上,用小铲刀逐个把肉取下。取肉时,一手拿住有蛤肉的面壳,一手持小铲刀,刀刃贴壳内壁将肉柱切下,蛤肉就会完整地脱落下来。壳向分离时要注意蛤肉形状的完整性。
5.洗涤
摘取的蛤肉装在塑料筐内,用清水洗净。每筐少放一点.使蛤内在筐中能分散开,以利洗净。为取得理想的洗刷效果,一般使用五个大桶。,以去除残留的次氯酸钠。洗净后蛤肉中不得有沙和碎蛤皮。
6.分级
将洗涤好的蛤肉放在案台上,沥水后进行分级,规格如下:持大,200一300粒/kg,大,500—700粒/kg,小.700—900粒/kg,持小,900—1200粒/kg。
7.摆盘
在10kg冷冻盘底上先铺一块塑料布.然后将分好级的熟杂色蛤肉一个个整齐地排放在上面,只距和行距都要尽量小一点,但不要贴靠在一起。如此一层塑料布一层蛤肉摆放.一盘以5—6层为宜。
8.速冻
将摆好盘的蛤肉迅速送到速冻间冷冻,速冻间的温度要求在一30℃以下,冻品中心温度要求达到一18℃。
9.脱盘镀冰衣
将速冻好的单粒蛤肉从塑料布上抖落下来,将蛤肉盛在塑料筐中,放进o一4℃的冷水中镀冰衣.速度要快.将筐浸在水中一转,立即提上,粒松散时.立即包装。
10称量、包装
将镀好冰衣的蛤肉按规定进行称量,一般每裳2kg,称量时一定要让足水分(扣除水分),装进塑料裳中。先将裳口封牢,再装纸箱.每箱6袋(净重12kg).用泡花碱粘住箱底和顶.并用胶带封口,箱上注明产品名称、等级、编号、加工日期等。
11.入库冷藏
包装好的纸箱存放在冷藏库中.库温稳定在一18℃左右。有效贮藏期4个月。
三、质量要求
品质新鲜.呈淡黄或淡姜黄色,清洁无杂质.气味正常无异味,熟度适中(约八成熟为好),大小均匀,粒形完整.外套膜(俗称边)脱落不超过10%(外套膜两边与斧足及排水管连接才为合格,只一边连接者为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