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选商超现制食物
2012/2/24 8:59:27 阅读数:486 信息分类:
保健食品 编辑:小于
当下,众多的商场以及超市都提供一站式购物,因此,许多超市内都有销售现场制作的食品,这些食品几乎包含了家庭烹饪的各个方面。很多超市,自制食品俨然已经成为主打产品。对老百姓来说,可以"一站式"购齐所需的饭菜,的确既方便又省心。但这些主要依靠手工制作或现场加工的自制食品,真能让我们吃着放心吗?据调查,多数大型连锁超市自制食品,均不同程度存在着保质期不明、卫生不合格、细菌数超标等问题。
自制食品安全隐患多
记者调查发现,自制食品主要有5大隐患。
是用包装日期取代生产日期。这是许多超市常用的"障眼法".无论是去买包子、面条等主食,还是酱牛肉、香肠等熟食,超市通常都是在称重后,再往塑料袋上打上一个日期,所有食物都成了"当天生产".显然,这个日期显示的虽然是当天的日子,但究竟是哪天生产的,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那些放在冷柜中的食物,经过这一简单的打扮又粉墨登场了。
第二,保质期限设定"各自为政".超市自制食品的保质期随意性很大,无严格的认证过程,如同样是豆腐,一家超市是5小时,而另外一家超市则规定为一天。
第三,食品标识"缩水".多项国家标准都对食品包装、标识做出明确要求,自制食品也在其约束范围内。其中,《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指出,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配料清单,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可超市自制食品的标签上,除了名称、重量、包装日期、价格以外,没有别的标识。尤其是没有配料表,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更无从知晓。显然,超市自制食品标识"缩水"了。
第四,凉菜售卖期超过4小时。根据商务部《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制作好的凉菜应在4小时内销售完毕,并用明确指示牌告知消费者选购后尽快食用。这是因为凉菜容易滋生细菌并腐烂。而大多数超市人员和市民均对"凉菜4小时必须卖完"的规定一无所知,认为凉菜售卖期只要不超过一天就好。超市凉菜多制作于清晨,到售出时已经远远超过4小时。
第五,工作人员忽略卫生细节。多数超市自制食品的经营者都办有卫生许可证,采取封闭式销售管理,为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帽子等卫生设施。但在现切现卖的熟食柜台前,时常可以发现一些工作人员的口罩仅是兜在下巴上摆个样子,大声吆喝着顾客来买,而在操作过程中还一直对着食品说话,唾沫横飞;制作馒头、豆腐等食品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没有佩戴手套;一些超市虽然也有专门的透明操作间,但却只是摆设,烹饪场所在后面封闭的操作间里,消费者无从监督食品的制作过程。
自制食品无章可循
目前看来,超市自制食品毋庸置疑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超市自制食品经营方式多元化,有的承租给个人或单位;有的是食品公司提供半成品,再现场切分加工,这种经营方式无疑影响管理力度。租赁柜台规模小、分散、缺乏统一性,难免有个别承包者见利忘义,企图在食品卫生上蒙混过关。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数百种食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这一规定却没有将超市自制食品纳入范围。目前,多数超市执行的是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超市自制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上一直存在漏洞。
购买时应该注意啥?
面对超市中种类繁多的自制食品,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
1.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警惕超市的打折促销、买荤送素等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傍晚、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安全指数不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大量的此类食品。
2.凉拌菜尽量少吃。这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的一类,如要买,回家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杀菌作用。
3.熟卤制品食前再加温。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色素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再重新加温。
4.注意查看标签。买任何食品时,都要注意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完整,同时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尽量不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