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中秋节吃月饼的渊源
2012/9/25 9:37:39 阅读数:580 信息分类:
食品饮料代理网 编辑:小杨
中秋节是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而在唐朝,诗人们对月亮、月光、月色情有独钟,中秋节是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我国传统中秋节吃月饼的渊源。
品读唐诗,在浓郁的书香中,我们仿佛看见,许许多多的诗人喜欢徜徉在融融的月光下,沐一身月辉,纳一空月光,或静思,或抒情,或怀远,或惆怅,那一轮明月成了唐诗中一道意境深远、意蕴丰富的独特风景线。
月夜寂静,游子难眠,但见月之清辉映照床前,地上洁白如霜,诗人凭窗伫立,久久凝望一轮明月,一时间,思绪跨越时空,感慨万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挥笔写下了着名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望月思乡”.
也是一个月夜,一个逆旅中的失意人,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在庭院独自小酌。当时,月华如水,凉风习习,庭院中雏菊绽放,花气袭人。三杯两盏淡酒过后,孤独寂寞如潮水般袭来,诗人乘着酒兴,高举酒杯,诚邀明月,对影独酌,于是就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意境。这是李白的“举杯邀月”.
荒草凄凄的边塞,兵营绵延数里,一个戎装的军士,在萧瑟的寒风中,独自伫立月下,面对眼前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不禁抚今追昔,引发了无限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这是王昌龄笔下的“边塞之月”.
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仗义执言,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秋,他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铮铮然有京都声。听罢琵琶女快弹数曲后,由其“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联想到自己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一直处于自我麻醉状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才被琵琶女的自白所感触,被降职的感觉一下子浓郁起来,于是乘兴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题为《琵琶行》。诗中五次提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首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冷月低垂,水寒山瘦,欲说还休,正是这些“月”,烘托出了悲凉哀怨的氛围,诗人将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悲戚之月”.
据学者统计,在《全唐诗》中随机抽取三百首,其中大约有20%提到月或与月有关。“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是张泌笔下的“多情之月”;“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这是白居易笔下的“别离之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张若虚笔下的“感伤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张继笔下的“寂寞之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李白笔下的“平民之月”……
拜兔儿爷◎新月
称兔子为爷,而且到中秋节还要用泥塑成人格化的形象供起来,并使之成为应节的儿童玩具,这是明末京城形成的风俗,到清代此风更盛。
能够被京城人称为“爷”的兔子,当然不是家兔,更不是野兔,而是月亮中的玉兔。
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写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人们依据有关月宫里有嫦娥玉兔的说法,认为玉兔是神兔,把神兔称为“爷”,是对玉兔的尊敬与崇拜。
因此,每逢中秋佳节,便把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兔儿爷当作吉祥物,小儿女们更是对它喜爱不已,把它请到堂上供奉起来。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瓜果月饼为供品,烧香罗拜兔儿爷。”
清末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描述道:“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嚯而虐矣。”其花样之多可见一斑。
制作兔儿爷的工艺比较简单,稍有此常识的民间艺人皆可操作。每年中元节后,虽然离中秋节还有个把月时间,匠人便开始制作兔儿爷了。
兔儿爷的制作方法是先准备好模子,再把带有黏性的黄土和纸浆搅拌均匀,然后填入模子里,压实后,从模子里脱出来,放到阴凉处阴干,切忌风干或暴晒,以免干裂,接下来着五彩色即成。
还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上下嘴唇可以随一条扯线而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嗒嘴儿”,更受小朋友的青睐。
老舍先生在他的传世名着《四世同堂》中对兔儿爷也有详尽的描述:“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月饼溯源◎裘影萍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月饼出现于唐朝李世民年间。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到了八月十五胜利归来那一天,为了庆贺部队凯旋,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包装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但是,追溯月饼的历史,还在更早的时候。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唐朝,胡饼改名为月饼,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认为月饼早出现在唐朝。据传,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此后,月饼的名称在古籍中屡有可见。北宋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祁启萼的《月饼》诗则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此外,在清代还出现了古代的月饼--月饼山。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数十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与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每人一份。
走月亮与摸秋◎北风
昔日在中秋节夜晚,许多地方有妇人“走月亮”的习俗;而在我的故乡,则有“摸秋”的习俗。
“走月亮”是女人的一次聚会和短途旅游,可以消除烦恼、愉悦心灵,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对那些长期处于闺中的女子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此,她们盼望走月亮,正是“今朝月亮刚走完,意犹未尽兴然然。再盼明年中秋日,姐妹走月笑语喧。”
摸秋的范围则很小,只限于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年轻妇女,她们摸秋是为了能够生孩子。
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指出,在吴地的中秋日“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清人顾禄在《清嘉录·走月亮》中也描述道:“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清诗人周宗泰的《姑苏竹枝词》亦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中秋节那天一早,左邻右舍的年轻女子和妇女们便互相约定走月亮事宜,譬如集合的时间和地点、谁负责带灯笼或香火;当然,每个人还须带上月饼或时鲜水果。
走月亮,分“街走”和“郊走”两种。街走,大都是年龄偏高的妇女和不喜远行的女子,她们成群结队,在街头走来走去。队伍前边,有一年长妇女举一炷燃着的香火,意为辟邪,和这位年长妇女并行的是一手提灯笼的年轻女子,为人们照路。
走月亮的队伍随时都可能有人加入,因此,有的队伍多达二三十人,一队一队的走来走去,成为街头一大景观。她们说着笑着,看似随意地走着,但她们遵循着走月亮的规矩:要走过三座桥,且不走重路,不走重桥,直到夜半方散。
至于摸秋,实际上是一种人人心知肚明的偷秋行为,但只要在中秋夜进行,就不能叫偷,只能叫摸。此时,摸只是一个中性词,它不同于偷,也不同于取,这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矩。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这里有一个近乎迷信的说法:中秋之夜是团圆之夜,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对于缺儿少女的家庭来说,无疑感到家庭的不圆满,而透过团圆之夜摸秋,就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
若想生儿子,就到瓜田里摸回一个南瓜,因为,“南”是“男”的谐音。如果没有南瓜,摸冬瓜也可,因为冬瓜是长圆柱形的,可代表男孩儿。如果打算生女孩儿,则到菜园摸扁豆,扁豆又名“娥眉豆”,“娥眉”即为女性。另,“扁”与“片”又有相同之义,因女孩儿在乡下俗称“丫头片子”,故扁豆的“扁”也是女孩儿的象征。
摸回去的瓜一顿吃完或一天吃完,不能隔夜,否则就不灵验了。因此,这瓜一般是剁碎、挤去水分、调馅包饺子,这样才能够当天吃完。女人吃了摸来的瓜后,如果生了儿子,就要带上丰厚的礼品,到瓜主家致谢;有的干脆带着儿子去,让瓜主给儿子做干爹。这些,瓜主是不能推辞的,他们也非常乐意,因为自己的一个南瓜换来一个干儿子,很合算,正是“中秋之夜去摸瓜,不算偷来不算拿。来年生个胖儿子,答谢瓜主当干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