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食品需推动城乡互助
2013/7/5 8:46:54 阅读数:405 信息分类:
食品饮料代理网 编辑:晨辉
农业是中国立国之本,目前国内农业主要表现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生产效率来看,小农经济的生产力落后,无法同西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竞争。
但是,小农经济也好的一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认为,它形成一整套的农耕技术以及与农耕作业相符合的农耕文化,强调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不仅实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而且食品的生产方式是无差异生产,城乡居民消费也是无差异的,有食品安全的社会共保机制。
当市场逻辑介入并开始主导农业生产后,农民发现市场逻辑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农民会采取各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更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是全国的污染源,也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与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有很大关系。
今年,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成为一号提案,该提案指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的发展模式还很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
近十多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在百姓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是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只有生产出安全的食品,才能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的共赢。
不过,现实中存在的“一家两制”又让消费者信心不足。5月份,山东潍坊的毒生姜事件,供应国内销售的生姜因为监管不严,为防止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姜农会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自己食用的那部分则尽量少洒、甚至不洒农药。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石嫣认为,解决目前的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生态农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不过,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生态农业的推进过程中,城乡互助必不可少。
追求食品安全的不仅仅只有消费者,还有生产者。三农学者毕慧芳对《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方是生态农业的生产者提供优质农产品,另一方是接受生态农业理念的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以及新兴的社交平台,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点对点供应,减少中间环节。
这样,将农户与市民连接起来协助当地小农进行无化肥农药的健康生产,并鼓励市民主动参与农户的生产过程,实现参与式认证消费,终让农户与市民在实践中共同承担生产所带来的风险,共同分享彼此带来的健康生活。
毕慧芳认为,这有利加强消费者与生产者逐渐的沟通,消费者对于生产过程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