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功能饮料”仅少数取得“保健食品”身份 消费者购买须谨慎

2013/12/18 9:48:43 阅读数:674 信息分类:饮料代理网 编辑:小胡

    如今,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都喜欢饮用一些功能饮料来缓解一些疲劳,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功能饮料,它们绝大多数都宣称自己有抗疲劳、补充身体的各种营养元素、美肤等功效,那么,市场上的功能饮料究竟安全性如何呢?

    仅少数“功能饮料”取得“保健食品”身份

    据了解,在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实际上是没有“功能饮料”这一项的,只有“特殊用途饮料”,指的是“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则是消费者对于这些饮料的模糊的俗称,一般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这类饮料在市场上的种类和份额都在不断增长。

    另外,据专家介绍,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功能饮料的法规,这一市场监管也就比较混乱。它处在保健食品、特殊营养食品之间“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如果它既没有申报保健食品,也没有申报特殊营养食品,那么监管部门都不会去审查和抽检。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功能饮料”取得了“保健食品”的身份,比如红牛、白兰氏馥莓饮等。

    美容保健饮料:需警惕其功效被过分夸大

    近一年以来,除了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之外,另一个新的功能饮料大类--美容保健饮料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不仅有可口可乐公司等“洋品牌”前来抢滩市场,国内的不少药企也纷纷投身其中。这类饮料大多以中药饮品、美容饮品、纤体饮品等名目出现,种类繁杂,在其广告宣传语中,“下火”、“”、“美肤”、“”等功效宣传都屡见不鲜。“喝了一段时间,效果也算是有一些,不过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记者随机访问的一位正在购买美容饮料的消费者坦承只是被广告所吸引,并不清楚这类饮料是否真的可以产生美容的效果,“但应该也没有什么坏处吧,口味也还不错。”

    “功能饮料”不能当作普通饮料来喝

    虽然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个美国少女的案例属于偶然个例,但也都表示过量摄入咖啡因确实足以影响健康。“这类以咖啡因、牛磺酸为主要抗疲劳成分的功能饮料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对疲劳起到缓解作用,但仅适合在疲劳状态下仍需工作的人群,且不能长期使用。”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蒋卓勤强调,长期、过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这类饮料不能当做普通饮料来喝,只有确有需求的人群才可以短时间内饮用。孕妇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不能饮用此类饮料。在红牛、力保健等饮料的包装上,也都标明“每日不能超过两罐”.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