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了很高,消费者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顶着“洋品牌”光环的进口食品,其质量却并非高枕无忧。
昨日,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官网上公布的今年1至10月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数据显示,进口食品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前10月,我省口岸“堵住”逾281吨不合格进口食品,其中饮品不合格批次多。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辽宁口岸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10批次,共计281682千克,不合格原因主要涉及:大肠菌群超标、水分超标、铅超标、脂肪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等,不合格进口食品均已被退货或销毁处理。
从类别上看,不合格进口食品类别具体涉及:水产品、肉制品、饮品、谷物酵素等,其中,饮品不合格批次多,共计4批次上“黑榜”.些不合格进口食品主要产自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不合格原因涉及: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和铅超标。
另外,不合格进口食品产地具体涉及:立陶宛、韩国和日本等。其中,按查获批次数量排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不合格食品批次多,达4批次,共计58.72千克;按查获货品的重量排名,来自立陶宛的不合格食品居首,280548千克冻红鱼因未获检验检疫准入证,被退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