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林的坛菜致富经
1998年,正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峰期,蔬菜种植面积增大,蔬菜产品供大于求,特别是旺季上市的蔬菜价格特低,陈世林还记得当时黄瓜每公斤0.16元,茄子每公斤0.2元,有些农户把不值钱的辣椒丢在田间烂掉,空心菜割回去喂猪,菜贱伤农。
家住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尹家坝村的陈世林,2001年创办林结巴坛菜腊味食品厂。如今,该厂年创利润200多万元。 他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坛子菜加工富裕户。
从熏制糟鱼糟肉起步
高中毕业的陈世林,一次去城里走亲戚,谈起安化腊肉,客人们说得嘴里流口水:“吃腊肉就要吃安化腊肉,特香!那是山里人用“索龙钩”挂着,用阔叶树叶慢慢地熏,乌黑透亮,保持1年都不变质。而用一般的锯木屑快速熏出来的腊肉不很香,而且保质期不长,口味欠佳。熏腊肉就要用阔叶树叶,还加入桔皮之类添香发烟,并且原料不用饲料猪而用土猪,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一定受喜欢。”陈世林触发灵感,从熏制糟鱼糟肉开始,土制熏房,产品销往益阳各大酒店,果然一炮打响,并逐渐销往长沙、湘潭、株洲等地,每年能赚一二万元。几年后,腊味加工在各地多起来,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他开始考虑开发新的加工产品。
坛菜加工,由小到大
1998年,正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峰期,蔬菜种植面积增大,蔬菜产品供大于求,特别是旺季上市的蔬菜价格特低,陈世林还记得当时黄瓜每公斤0.16元,茄子每公斤0.2元,有些农户把不值钱的辣椒丢在田间烂掉,空心菜割回去喂猪,菜贱伤农。陈世林通过考察看准了坛菜加工这一行业。他于是把前几年积攒起来的1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坛菜加工,利用加工腊味的真空包装机、烘房等原有设施,再扩建一个大的烘房,挖几个加工量均达30多吨的腌制池,从望城县铜官镇运回订制的100多个容量各为100公斤~150公斤的大坛子,从扑辣椒、扑豆角等加工开始,风风火火干起来了。当年就出了5个产品,加工产品20多吨。一些在广州、深圳打工的朋友,还把他的产品带到那里销售,深受消费者欢迎。扑豆角每公斤买到30元,每公斤扑豆角毛利是22元~24.4元。坛菜加工利润可观,市场前景好,增强了他发展的信心。
闯难关,上台阶
要扩大生产规模,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陈世林闯过了一个个难关。
资金关没钱,把房子、车子做抵押贷款,找亲戚朋友们借,把结婚的钱先垫上,多方筹资扩大生产。
场地关晒场、加工房、贮藏室不够,他就把地坪做了加工场地,从左邻右舍租了三大套间房作贮藏室。2005年他新建了2栋面积各为3000平方米的贮藏、加工房。
设备关他自己动手,购进1台1万余元的锅炉,配上鼓风机,外建风干房,柔柔的暖风吹进风干炉,干制出来的产品特棒。
原料供应关鲜菜上市旺季堆积如山,淡季上市的蔬菜价高且还得不到货,贮藏量有限,且不宜长期贮存。为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他创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形式,厂里什么时候要鲜菜、要多少都按计划制订生产计划。如津市涔澹农场签订了53公顷的鲜菜订单,他在那里投入7万多元,建造2000平方米晒场及部分加工房,经初步加工后,再运回厂里精加工,并包装上市。2005年,他又与黄泥湖无公害蔬菜基地签订了13公顷无公害蔬菜订单,并先期投入5万多元,配送了蔬菜品种、肥料和药剂等。
技术关敢闯敢干,不等于蛮干。刚开始时陈世林对蔬菜加工一窍不通,他走的技术路线是:乡里农家的加工土办法加上自配的香料,从各地报纸杂志上搜集起来的有关蔬菜加工技术文章,再加上专家的指点,然后是自己的摸索,还真搞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产品。例如五扑菜,就是他的创造发明。考虑到宾馆酒店往往是几种坛子菜同时下火锅,他把扑豆角、黄瓜皮、空心菜秆、扁豆丝、扑辣椒等组合起来,吸取了各种坛菜之精华,味道特佳,特别受欢迎,如今成了他注册后的主导产品。他加工的扑豆角,既不同于干豆角,也不同于酸豆角,既不很酸,又保持了乡土风味,可用于火锅、小炒;他加工的脆香黄瓜皮,曾被武汉一家食品厂订单收购,扑空心菜加工可谓独具匠心……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发展,质量就要不断提高,产品就要不断创新,他打算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高薪聘请专家改进工艺,并推出新的产品,扩大市场空间。
产品营销关据透露,陈世林是采用了“借船出海”的销售策略。他借用了益阳九福同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神仙豆腐”销售网络。神仙豆腐的老板说:“他的销售网络主要销售神仙豆腐,附带销林结巴坛菜,两者不仅没有利害冲突,而且自合作以来,神仙豆腐和坛子菜的销售量均不断增加,两者相得益彰。”另外,陈世林还组建了专门的营销班子打开市场,对代理商的权益和业务规范得清清楚楚,到如今,益阳有3个专店,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区代理商有50多个,外省代理营业额达500多万元。短短二三年时间,他的产品渗透到了各地,并且产品销量不断扩大,有的产品还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