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国乳企上市热情高涨。据公开报道,近两年排队IPO和有上市规划意向的乳企有数十家。分析多份A股乳企的招股说明书、乳企年度报告不难发现,它们都必不可少地会对食品安全管控进行陈述和披露。IPO反馈意见通常也会重点关注乳制品产品全链是否做好切实有效的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是否做到合法合规、是否发生过食安事故、食品安全风险点披露是否充分等问题。
乳企为何纷纷走上上市路
首先,我国乳制品消费量目前还处于较低水平,人均消费量仍有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牛奶消耗量为10.04千克,而同期日本、美国、英国分别实现32.13千克、63.08千克、92.07千克,发展空间广阔。伴随饮奶意识及饮奶人群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乳制品呈现多元化、品质化发展趋势,零售额稳步增长,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乳业发展前景可期。
其次,乳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马太效应”凸显。我国乳业市场格局总体为“两超多强”,目前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即两家全国性龙头企业、多家深耕一个或多个省市的区域性企业及众多限于单个省份或城市内经营的地方性企业,三类市场主体共存并错位竞争。随着消费和技术升级的推进,我国乳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竞争会更为激烈。
其三,牧场、工厂等实体投入成本高企。乳业链条长,属于重资产、回收周期较长的实体产业,从种牛购买、牧场布局、奶牛养殖、原奶加工厂建设,一直到流通渠道建设、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都需要巨额投入。从近年几家拟上市乳企披露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到,扩张牧场群、品牌营销推广、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是乳企IPO募资的主要用途。如若上述短板能进一步补齐,就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IPO中食安管控能力为何重要
首先,食品安全事件及风险是企业需要规避的,做好品控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
其次,大众消费者和投资者将通过观察和分析企业的食安品控能力,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和品牌信誉,预判企业的发展预期。因此,做好品控是企业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和投资者青睐的基本功。
第三,对计划或已经在排队IPO的企业来说,食品安全方面的合法合规问题,是监管审核关注的重点。企业需要公开披露食品安全管控措施、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等重要内容。
如某家已上市的A乳企招股书得到的反馈为:“需说明公司现有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补充披露发行人报告期因食品安全或质量问题导致纠纷或投诉的情况……”再如某家计划上市的乳企提交招股书后得到的反馈意见为:“(1)发行人在奶牛养殖、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等各环节采取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切实有效执行;(2)各环节是否有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参与把关;(3)是否存在因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举报或起诉的情况或风险,是否曾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是否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的处罚、处分;(4)是否存在关于发行人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如有,请摘要披露主要内容并说明相关事项及影响;(5)关于食品安全的风险提示是否充分。请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因此,在食品安全方面,乳企除了做到基本的合法合规外,要进一步加大品控透明度,让大众和投资者都放心,这也是乳企能否冲击IPO成功的关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计划或者已经在IPO排队的乳企来说,上市只是起点,只有不断提高品控数字化的水平,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那么,乳企如何进行品控数字化布局呢?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品控数字化的意义和价值,评估企业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设立品控数字化部门,制定明确的品控数字化升级战略和落地路径;其次,在乳企中,品控质检部门是把控企业产品质量,管控风险的重要部门。但在实际经营中,品控质检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话语权相对薄弱,建议企业授予品控部门相应的权力,从全局视角推进企业的品控数字化建设。
总之,品控数字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提前布局,从单点的数字品控到全链数字品控,扎实推进,才能防微杜渐,持续赋能品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