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油别过多 生活才能更康健
2012/8/27 8:46:24 阅读数:568 信息分类:
食品代理网 编辑:小于
食用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厨房材料,不少人喜爱油腻些的食物,因此,在制作食物时,会使用大量的油脂,其实,这样做会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或30克
高脂肪、高胆固醇膳食(包括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动物脂肪)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高脂肪膳食也是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合理膳食模式脂肪的供能比为20%~30%,不宜超过30%.根据我国居民能量实际摄入计算,一般成年人每日能量摄入量为1800~2600千卡,按提供能量不超过30%的上限计,是60~85克脂肪。食物中的脂肪绝大部分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豆类、坚果和烹调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品中摄入的脂肪已接近40克,以平衡膳食宝塔中1800~2600千卡能量水平各组中合理的动物性食物与豆类食品摄入量来计算,其脂肪摄入量为30~50克,只有通过烹调油摄入量的脂肪不超过25克或30克,才能符合膳食中脂肪提供能量为25%~30%的这个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如果食物中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较低,可适当增加烹调油的摄入量。
食用油脂的分类
1按原料来源
可分为动物油、植物油和微生物油脂。动物油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得的油脂,如牛油、猪油、鱼油等。植物油是指从植物根、茎、叶、果实、花或胚芽组织中加工提取的油脂,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油茶籽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微生物油脂又称单细胞油脂是指从某些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藻类等细胞内提取加工得到的可食用油脂。
2按加工工艺
可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压榨油根据加工过程中料坯处理的温度又分为冷榨油和热榨油。冷榨油是指原料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而是在原料清理后直接压榨,压榨的出油温度在60℃(或70℃)以下。热榨油是指料坯经过高温蒸炒再进行压榨而成。压榨法的优点是产品污染少且营养成分不易受破坏,但缺点是出油率低、成本高。浸出油是指将油料中的油脂用食用级有机溶剂萃取后制得。浸出油需经过脱溶、脱胶、脱酸、脱色、脱臭(根据油品质量等级,采用不同的精炼工序)后加工得到的成品油,其优点是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缺点是毛油中残留物质多。
3按产品的新国家标准
可分为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油品级别只是在精炼程度上有区别,通常来说,由毛油精炼制得不同等级的成品油,一级油精炼程度。无论是一级还是四级食用油,只要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4按不饱和程度
一些油在空气中放置可生成一层具有弹性而坚硬的固体薄膜,这种现象称为油脂的干化。根据各种油干化程度的不同,可将油脂分为干性油(桐油、亚麻籽油)、半干性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及不干性油(花生油、蓖麻籽油)3类。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半干性油,碘值为100~130;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