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零添加”多为噱头 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危害健康

2013/7/15 9:29:17 阅读数:434 信息分类:食品饮料代理网 编辑:晨辉
    这几年,食品添加剂危害健康的报道层出不穷,食品添加剂被老百姓“深恶痛觉”。出于对安全和健康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零添加”食品,“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不含添加剂”等“零添加”概念的产品畅销市场。
    这些食品真的不含食品添加剂吗?又该如何看待?
    多为噱头搅得市场有点乱
    老陈醋是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省城居民王宪德近来对购买老陈醋有了新要求。“我也是近发现,有些老陈醋标着‘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字样。觉得这是好事,没有这些添加剂,食用起来更放心。”王宪德说。
    2011年,山西老陈醋执行质量新标准,将总酸含量由3.5度--4.5度提高到6度,正是这样的酸度起到了防腐剂的作用,也成为了山西老陈醋卖点之一。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提升,“”“零添加”食品逐渐成为新宠。
    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时,会优先选择“零添加”食品。因为“零添加”的食品更安全。如今,各地超市里“零添加”食品种类繁多,包括果汁饮料、酸奶、调味品等产品。
    从价格来看,“零添加”食品价格也明显高于含添加剂的同类食品。如,北京某品牌酸梅汤,其配料上写着水、乌梅、冰糖、桂花、山楂、甘草、陈皮、精制盐,其售价达到3.8元,而另一添加有苹果酸、焦糖色、食用香精的酸梅汤价格则要便宜1元。
    记者走访发现,也有很多自称“零添加”的食品并非不添加,仔细研究一下配料表就会发现其含有安赛蜜、食用香精等成分,而这些恰恰就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甚至还有有些商品,本身就不需要食品添加剂,却也以此为噱头,在外包装上标有“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等,比如某品牌“红糖”。
    零添加很难多数为营销手段
    “食品添加剂一般就是指防腐剂和色素”“能影响到食品口味的就算是添加剂”……在记者随机采访中,很多消费者的回答也表明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知识依旧欠缺。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因此,从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中,消费者很难识别哪些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使得很多消费者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省质监局专家表示,企业特别强调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剂等,其实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也加剧了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恐慌。其实,一些食品企业打出“零添加”旗号,主要为了营销,而所谓的“零添加”也仅仅是未添加某一种添加剂,并未做到真正的“零添加”。
    “现代加工食品很难做到完全不用食品添加剂。因为食品产业链很长,即使一些食品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所用的其他食材则可能含有。”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处长刘晓刚说。
    在他看来,“零添加”概念的流行,是近年来市场对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报复性”反弹。“零添加”本质上其实就是“单纯、天然、原生”,但要在“零添加”乃至“”基础上要解决产品的保质期、色泽、口感等问题,这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零添加”食品不断涌现,使其一时间成了一种消费新风向。“其实,这也在考验着企业诚信。如果仅仅为了获取卖点,而产品工艺上并没有多少创新,那么这样的企业发展难以长久。当然,消费者也不要盲目信任,要多看配料表进行比对。”刘晓刚说。
    理性看待还原真实添加剂
    “零添加”食品可以引起消费关注,但并不足以成为消费决策的理由。“我们都应该知道,无论是食品加工、制造、流通、保存等过程还是日常生活,人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是提升食品品质的需要,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刘晓刚说。
    “其实,食品添加剂并没有那么可怕,用得好反而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很多美味。”对于食品添加剂目前面临的尴尬,业内人士这样表示。从食品安全角度说,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
    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食品添加剂有着这样的判断:理论上,食品全部实现零添加是不现实的,但是个别产品如果刻意去追求零添加,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零添加食品受各种条件限制,产量不会很大,肯定不会成为食品行业的主流。
    许多消费者认为,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省质监局食品专家特别强调,如果日常生活中禁止使用添加剂,那么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的色、香、味会大打折扣。比如防腐剂,如果许多食品不使用,很快就会变质,食用后将会造成更多的危害。
    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的话也值得深思:不能一味否定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但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少吃一些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如西式糕点,也是不错的生活理念。
大使秘密武器,且扫且看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