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网上一片“薯条致癌”的文章被网友们疯狂的转发,可是薯条真的致癌?这到底有没有根据呢?今天我们这台谣言粉碎机即将粉碎“薯条致癌”的谣言。
吃薯条会致癌,而且肯德基的薯条比麦当劳的更容易致癌——这样的消息,你相信吗?昨天有媒体爆料称,自购产品送第三方检测后,发现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薯条都含有可能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前者的含量比后者更高。看起来言之凿凿的报道,其实经不起推敲。
从检验方式看,“媒体送检”的方式并不符合检测要求。具备行政、法律效力的检测大多需要经过取样、确认、备份等一系列流程,从而检测结果能得到被检测方的认可。流程复杂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限度地检测结果准确。比如,样品在送检过程中有严格的保存要求,以避免外界因素影响样品,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即使检测结果来自“第三方”,也不能结果是准确的。
再看受关注的检测结果,是建立在“丙烯酰胺会致癌”的基础上。丙烯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就丙烯酰胺的安全性看,进入人体后确实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但也没有明确结论说一定会致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难以统计丙烯酰胺要到哪一个浓度才会致癌,所以难以订立安全标准。”在全球范围,尚无国家或地区就食品内丙烯酰胺的含量制定标准。以上信息说明,丙烯酰胺虽有致癌风险,但不能从薯条内含有丙烯酰胺就推导出食用后会致癌的结论。
还需要关注的是,丙烯酰胺并非仅存在于薯条里,该物质广泛存在人们周围,就连水中也有丙烯酰胺,只不过浓度远低于薯条。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只要是淀粉类食品,在高于120℃的高温烹调下,就容易产生浓度较高的丙烯酰胺,所以有“食用油炸食品易致癌”的民间说法。但凭这点就把“致癌”的焦点聚集在薯条上,显然不够准确。
为什么在那么多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的油炸食品中,消息撰写者会选择薯条?又为什么首推肯德基、麦当劳的薯条?原因很简单,一是薯条的市场接受度高、大家都可能吃到;二是两大快餐品牌的度高、容易引发公众关注。两者结合,更容易产生“眼球效应”。而“眼球效应”,据说现在正是很多媒体孜孜以求的。
此次的“薯条致癌说”反映出食品安全事件迫切需要“谣言粉碎机”。除了消息撰写者应当树立更严谨的态度之外,转发、传播者是否也该负有查证的责任而非人云亦云?报道及转发这一消息的,还不乏微博、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新媒体。
当下,不少假新闻、“伪发现”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大行其道,那些为了一点眼球效应而不惜自损公信度的新媒体,从中大概也可吸取一些教训吧?当然,就广大受众来说,也有必要积累一些食品安全常识,才不会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