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竹炭产品开始在市场上面活跃起来,很多商家上面的宣传语都写着可以吸附人体内有害物质,净化血液中的毒素,并且还有助于人体消化排泄,养颜的功效,因此在市场上面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吸附测定,其表面积介于每克250~300平方米,比木炭大3~6倍,能够吸附空气中和水中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随着炭化温度升高,竹炭的导电性能增加,因而具有遮蔽电磁波的功效,屏蔽效果与导电性正相关;产生8μm~25μm的红外线波长,能够引起人体表面微血管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竹炭可使空气中水分子电解生成负离子,增加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根据以上特性,竹炭主要被用于燃烧、水质净化、洗涤洗浴、土壤改良、饲料添加剂、果蔬花卉保鲜、住宅调湿、医疗保健、加工助剂等。
竹炭因其特性多用于以上方面,但是食用历史却无证可寻。有商家称,竹炭实际上就是中药中的“炭药”,但事实并非如此,炭药是中药经过炒炭、焖煅以及烫炭等炮制手段制成的,主要用于收敛止血,与竹炭完全不是一回事。
竹炭能否用于食品?
竹炭不是中药,那它是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呢?卫生部在2008年11月4日关于竹炭能否作为食品原料或添加剂问题的复函中道:“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由于来文未提供竹炭的生产工艺、质量规格等详细资料,难以判定是否属于普通食品原料,也难以确定该原料是否为植物炭黑或植物活性炭。《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植物炭黑可作为着色剂用于糖果、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糕点、饼干生产加工;植物活性炭可作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但应在制成终产品前除去。无论是植物炭黑还是植物活性炭,均不能用于茶叶生产加工。”复函中提到了植物炭黑和活性炭,那竹炭属于哪一种呢?如果作为活性炭,它只能作为加工助剂,不能体现在产品的终形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竹炭食品明显是含有竹炭成分,显然违规;那如果作为植物炭黑,表面上符合标准,但是因为竹炭的工艺与炭黑的工艺明显存在不同,不能简单把竹炭当做植物炭黑,并且《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添加量为5g/Kg,显然市面上的竹炭产品已经违反规定。
一种成分用于食品加工必须符合以下三种要求:一是作为食品原料,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二是作为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感官、口味或者稳定性等;三是作为加工助剂,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但在成品中需要尽量去除。竹炭没有被相关部门批准为加工助剂使用,也就没有“食品级”的质量标准,并且它在加工中没有起到作用,也没有去除,还在终产品宣称各种功效。从来源角度看,竹炭粉的生产若严格按照植物炭黑的国家标准(从选材到工艺)生产,其毒性程度经过有关部门评估,就可以认定为植物炭黑,竹炭食品的生产按照植物炭黑的标准执行。但是按照目前的国家标准,竹炭既不能作为食品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所以,“竹炭食品”是使用了我国食品法规中不允许的物质加工而成的食品。
竹炭是否具有养颜的功效?
竹炭食品真有“能够吸附体内有害物质,肠道垃圾,养颜、清宿便、清肠,吸收重金属、净化血液毒素”的功效吗?其实这只是一个营销概念,看上去很美,实际却并非如此。
活性炭可以被用于抢救口服途径的急性中毒,经口服后,吸附有毒物质,减少人体的吸收。《柳叶刀》在2008年发表了关于活性炭抢救喝农药或吃夹竹桃籽自杀的病例研究,发现用一次和六次活性炭在抢救成功率上没有显着差异,不推荐多次使用活性炭。活性炭能够在消化道和肠道吸附毒素,肠道垃圾、清宿便、清肠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净化血液毒素,那就有些夸大其词了。人体有自己的代谢系统,产生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系统排出,另外,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是在细胞代谢中产生的,这些代谢产物从细胞进入血液,再达到肾脏,经肾过滤后排出体外,是没有机会进入肠道的,而竹炭食品随着人体摄入,从消化道到肠胃,排出体外,是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代谢产物,更不用提养颜了。
竹炭食品,摄入适当,可以改善肠道健康,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和益生菌群的过量增殖;摄入过量,反而会引起腹泻,由于竹炭的吸附能力没有选择性,只要是分子量大小在50道尔顿到1000道尔顿的分子都可以被吸附,因此在吸附肠道中毒素的时候,也会吸附营养素,长期大量服用的话,会导致营养不良。不要臆想竹炭会有“养颜”的神奇功效。另外食品有什么功能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功能验证试验和数据来支持,不能因为它有吸附功能,就自然而然推断出竹炭添加到食品中就会有的功效,这完全是对广大消费者极其不负责任。
如何对待竹炭食品?
竹炭食品的兴起也是近几年的事,属于新鲜事物。对待新兴事物,我们要用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从科学的角度去论证。对于新兴食品,有歧义,有争议,政府相关部门不能让毫无科学根据的论调被不负责任媒体传播,而应该让职责部门进行相关产品的论证和功能试验,给新兴食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给国内企业的创新提供动力。新版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对于新兴食品安全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都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弥补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漏洞。
因此在市场上面新的食品品类出现的时候,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选购,也不要轻信商家夸大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