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嘉宾,蜂业界同仁:上午好!
去年,蜂产品协会组织召开的蜂业大会的主题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国蜂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提质增效”。大会形成的共识是:我国蜂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提质增效是当前蜂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看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注定是个浴火重生的修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既充满否定以往带来的苦痛,也肯定蕴含了凤凰涅盘的希望。
今年,蜂业大会的主题确定为:市场新局推动产业转型,蜂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之所以确定这一主题,有三个原因。一是转型升级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蜂协工作的重要主题。蜂协计划至少用5年的时间,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推进蜂业的转型升级;二是2018年我国的蜂业市场呈现了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与变化,需要全行业更有针对性地分析研判,以更好地确定今后工作重点与关键环节;三是蜂产业需要在农业农村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一历史性机遇,借题发挥,借势发展。今年的主题一共两句话,句是谈产业转型的市场导向;第二句是谈产业发展的政治与政策导向。蜂产品协会希望通过对这两句话的解读,向蜂业同仁表达我们对蜂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下面我重点向大家做三个方面的汇报。
一、2018年蜂产业总体形势
2018年的蜂业天灾人祸格外令人纠心。具体来说:
一是养蜂业受特殊天气影响,景气低迷。3月,早开采的荔枝蜜丰产,量增价跌,收购价从22000元/吨,跌到9000元/吨,下跌59.1%,是近年价格;油菜蜜减产严重,不及平年,蜂农见面价格约为7500元/吨--10000元/吨;洋槐蜜受严重灾害天气影响,大面积欠收,市场收购价明显高于去年同期,但多数地区有价无货;椴树蜜略有减产,蜂农见面价根据不同质量等级价格在11000元到26000元之间,总体低于往年。下半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畜禽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收紧,伤及蜂业,蜂农从业成本加重。由此导致的直接问题是:养蜂者从业意愿明显降低,一批养蜂从业者恐将退出行业,同时年轻养蜂人跟进不足,导致从业人员青黄不接。长此以往,养蜂业发展基础受到冲击,蜂产品原料供应恐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是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显着变化。以蜂蜜为例,据统计,2018年蜂蜜产量受灾害天气影响,减产已成定局,尤其荆条、洋槐蜜减产显着,预计分别下滑动30%和50%左右,全年蜂蜜总产量预计30万吨,与去年相比减幅约为15%。同期蜂蜜出口量相较去年保持平稳,进口量小幅上升,进出口贸易差变化不大。供求决定价格,在今年全年蜂蜜供应总量明显下滑条件下,蜂蜜价格保持平稳,显现出明显背离价格理论的市场特征。这一问题值得蜂业同仁的高度警惕,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问题不根除,未来蜂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将缺乏扎实的基础条件。
三是传统销售渠道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受经济环境影响,店租与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专卖店销售面临更大成本压力,超市通路也面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随着第三方支付消费保障技术的完善与物流业的迅猛发展,电子交易的商业生态日益完备,也促使消费者购买习惯出现革命性变化。刚刚过去的双11,仅2分05秒就实现消费突破100亿元,全天消费金额达2135亿元,与2017年的1682亿元和2016年的1207亿元相比,分别上涨26.9%和76.9%。某电商平台统计,蜂产品电商销售今年将达到20亿,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5%。此外,大量的蜂农自营微商、淘宝店铺正在兴起,乡村旅游带旺产地销售,销售液态多元化,使传统销售模式面临压力进一步放大。
四是消费者对国产蜂蜜的信心仍然不足。尽管从总体看,蜂蜜产品市场质量趋势向好,今年前三季度蜂产品市场专项抽查的合格率为98.1%,较去年上升0.4%,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但毋庸讳言,蜂蜜、蜂胶等产品的制假售假行为仍未根除,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如再不加遏制,全行业都将被拖入恶性竞争的泥潭;必须看到,传统养蜂作业模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蜂产品兽药残留风险管控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蜂产品形象仍然不容乐观,年底澳大利亚蜂蜜掺假事件,又一次将蜂蜜推向风口浪尖。在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澳大利亚蜂蜜事件的传播,无疑将进一步反噬国内市场,压制本土消费者对国产蜂蜜的信心。此外,从杨霞蜂蜜到华西医科大学不负责任的评论,类似新闻事件不绝于耳,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动摇了消费者对国产蜂产品的消费信心。同行相轻,彼此碾压的行为更令人愤慨。一些业界人士不断在微信上反复传播媒体曝光蜂蜜、蜂胶造假的旧闻,更有些人以打假为名行制假售假之实。希望蜂业同行都能维护和遵循基本商业伦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共同净化蜂业生态,合力为消费者奉献匠心好蜜,呵护珍惜好蜜的行业整体形象,共同提振国内市场消费信心。
五是蜂产业政策体系仍不成熟。非洲猪瘟事件,导致已经实施多年的绿色通道政策难以为继,造成蜂农物流成本大幅上升。保健食品审核政策的调整,审核门槛进一步提高,但政策配套不够及时,给蜂胶等生产企业正常生产销售造成极大困扰;飞行检查制度是行业质量的有效机制,但从实施看,蜂产业品牌企业、企业成为飞检重点,而存在质量管理与食品风险的小企业和黑作坊却往往躲过监管,无疑使飞检的监管效用大打折扣;受相关检测方法标准研发进度迟滞影响,《蜂蜜》食品国家标准修订版迟迟不能发布,削弱了政府打击蜂蜜制假的力度;随着蜂业精准扶贫持续推进,中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区不合理设置保护区,导致意蜂传统采蜜线路无法继续,意蜂与中蜂如何协调发展问题日渐突出,亟待政策规范引导。
2018年对于蜂业同仁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的一年,从蜂农到蜂业企业家都有一些人萌生退意。尽管如此,从全行业来看,我们也关注到在如此困境下,蜂业同仁积极创新,谋求新的发展路径,让我们不但看到行业发展积蕴的勃勃生机,更看到转型升级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