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以飞快的速度和规模在扩张
沙县小吃这两年来发展迅速,沙县小吃产业正在朝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遍布国内的“沙县小吃”正以惊人的速度及规模加快扩张,除了借助当地县政府的推动,进入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去年以来连续登陆台湾、澳门等地区,甚至还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落户。
沙县小吃这两年来发展迅速,沙县小吃产业正在朝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遍布国内的“沙县小吃”正以惊人的速度及规模加快扩张,除了借助当地县政府的推动,进入北、上、广等大中城市,去年以来连续登陆台湾、澳门等地区,甚至还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落户。
据沙县当地统计,目前全县外出经营小吃人员达5万余人,年营业额、经营纯收入分别突破30亿元、6亿元,在当地每10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7个在做小吃。早在1998年,当地已成立了“小吃办”,为推广沙县小吃,县政府先后组织到上海、杭州等各地开推介会,2004年沙县小吃打入上海市场时,业主开一家店,县政府补贴1000元;2007年,沙县小吃打入北京市场,前100家店,沙县政府每家补贴3000元。
据沙县小吃办主任郑兴景介绍,沙县目前已成立了“小吃集团公司”,准备整合小吃业主入股,走连锁经营的路子;县委提出了沙县小吃发展目标:“保牌、提质、连锁、上市”。
福建沙县的本地人或许也没想到“上市”会和“沙县小吃”连在一起,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究竟是哪门子的风把沙县小吃刮到上市的门槛里?
创业为躲债?
回想沙县人的创业史,很多早起经营者都会将当年的创业归咎于“逃债”。在当时,做小吃只是沙县人讨生活的无奈选择。
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沙县小吃能有今天的规模都源自于沙县当地经济情况不好,许多人欠下一身债务,只能举家外出谋生。
如今在国内拥有近200家沙县小吃店的经营者邓世奇,是福建沙县小吃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沙县小吃初创群体中的一个。在他开设沙县小吃之初,也同样是为了“躲债”。他的创业史,在早期沙县小吃创业者中颇具代表性。
20年前,邓世奇为了躲债离开了沙县,在厦门支起小摊,在小黑板上写下“沙县小吃”。那时候,他的店只卖三样东西:扁肉(馄饨)、拌面、茶叶蛋。扁肉一块一碗,拌面五毛。
邓世奇的家小吃店开得不顺利,还赔上了押金。房东把房子转租的那天,他和妻子原冬英蹲在店门口,抱哭。
“我们都想去跳海了,但想想还有孩子。”邓世奇说,那之后两人在马路边架起锅灶,从天黑干到天亮。这样干了两个多月,邓世奇在厦门湖里区挑了间12平方米的店,挂上了“沙县原家小吃”的招牌。地方选对了,“头一天卖了158块钱,第二天188块钱。当时一个月能赚上千元。”邓世奇说。
邓世奇回忆,当时也不办理证照,开小吃店的门槛极低,“工商局抓到只罚款500元,并不妨碍经营。”他的小吃店,日营业额很快突破千元。
那个时期,沙县人的小吃生意红火。做小吃赚钱快的信息,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沙县人背起鸳鸯锅拎着木槌,奔向城市。来自沙县小吃办的数据,到1994年,厦门有900多家沙县小吃,福州2000多家。到1997年时,在外经营小吃的沙县人上万。
如今,沙县小吃也从当年“老四样”,扁肉、拌面、炖罐、蒸饺,发展到200多个品种。不过沙县人店里常做的,“老四样”,是20年前“跑路”的沙县人用来讨生活的。有了制作工具木槌(做扁肉)、鸳鸯锅(做面),撑个棚子,就能开店了。
年创40亿
现在,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常见的小吃店,莫过于两种:成都小吃和沙县小吃。“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用这句话用来形容这几年“爆炸式增长”的沙县小吃一点都不为过。
据介绍,在沙县每10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7个在做小吃。截至去年,在外从事小吃业的有近2万户,5.5万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0%。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沙县小吃业主逐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沙县也因为小吃而改变。有的业主赚到桶金后,投资房产或者创办企业。小吃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调料、桌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在福州经营沙县小吃的谢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年沙县小吃通过在城市布点,脱离以往单纯依赖福州、厦门两个城市开店的局限性,在经营业绩上取得了较大突破。
谢先生说,近几年,原本在福州经营沙县小吃的大量转移到上海、广州、北京、杭州等地,主要原因是同样的拌面、扁肉,在城市每碗可以卖到3元,甚至5元,而在福州只能卖到2元。
看上去低廉的价格却给沙县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有人算了一笔账,开一个60平方米以下的店面,算上每月租金、物料成本、员工工资、水电费和税费合计成本大约2万元。只要选准位置,每天接待130人,每人消费10元,月营业额大约4万。如果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店面,能达到月纯利5万元。
据沙县小吃办统计,目前沙县小吃产业年营业额已超过40亿元,小吃行业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