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武保安,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岭东村人,现年60多岁,从开始养蜂到现在已经有45个年头,现为附城蜂业合作社负责人,县蜂业协会成员,负责全县的养蜂技术辅导,还应邀到全市各地讲课,成为当地养蜂队伍中的一杆旗。笔者慕名访问了他。
访谈开始后,老武的句话就是“《蜂业》给了我知识,帮助我成功。”而且在谈话过程中多次重复着这句肺腑之言。原为《养蜂》的《蜂业》杂志,已伴他走过30多个春秋。笔者在他家看到30多年的蜂业杂志至今保存完好,年年不缺,期期不少。因为他爱学习肯钻研,理论知识月月增加,管理技术年年提高,他的每一次进步和跨越都离不开《蜂业》这位良师益友的帮助。每次杂志邮来,他都顾不得吃饭、睡觉,一定要一口气看完,好的文章还要细读数遍。《蜂业》已成为他尊敬的老师,忠实的伙伴,亲密的朋友,充实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丰富了他的业余爱好,使他掌握了更多的养蜂知识和信息,提高了技能水平,帮他排忧解难,攻克了一个个难题,为他架起了一座座成功的桥梁。
提到他和《蜂业》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头说起。1966年,他从初中毕业,刚满16岁,就参加了集体生产队劳动。他们村在一个贫困山区,交通不便,当时除了到镇上的一条马车路,其余到梯田的路都是小土道,他和队里的几个年青人,春天往地里担肥,秋天从地里往队里担粮,成了生产队的运输工具。他的年龄比别人小几岁,体力不足,把背都压弯了。按当时政策,知识青年还得上山下乡参加劳动,何况农村人,真是别无选择。尽管这样辛辛苦苦扁担不离肩,每天也才评7分工分,能挣3角钱还挂在账上。父亲长期有病,他只好挑起家中的重担,每年秋后结算,除了全家人的吃粮款以外,余钱寥寥无几。在那样的艰苦年代,十分难熬,何时才能过上好日子呢?他每天都在发愁。有一次去串亲戚,他看到一位河南蜂友在路边放蜂,出于好奇,就在那里仔细观察。那位师傅早上吃的是大米,而他们中午吃的是稀饭,光从生活上就有很大的落差,他陷入了沉思。
此后一有空他就到蜂场帮忙。有一次下午师傅让他帮他摇蜜,虽然没有跟生产队长请假,他还是答应了,为的是看看师傅怎样操作,结果整整忙了一下午。把蜜摇完,天已黑了,离家还有几公里山路,为了赶路回家,虽然放弃了吃饭,却在路上产生了养蜂的念头。后来他和亲戚借了30元钱,买了3脾蜂,从此以后,开始了养蜂生活,每天除参加生产队劳动以外,利用午休时间管理蜂群。
到1970年,他的蜂发展了一个大群和一个小群,当年大群采蜜100多斤,小蜂也采蜜40多斤,这是他次看到养蜂有这样好的收成,掘到了人生桶金,尝到了养蜂的甜头。从此他信心百倍,为了更好地养蜂就从书店买了些养蜂书刊,一有空就学习养蜂知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对蜂群的生物特性不了解,且繁蜂心切加脾过快,拔苗助长,造成蜂少群弱,还染上了美州幼虫病。后来一位养蜂师傅推荐我订一些养蜂杂志,告诉我杂志里能学到进的养蜂技术,从此我订了《养蜂》(现改为《蜂业》)和其它蜂刊等有关资料,结合实际,针对问题,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消化吸收。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他的蜂群已发展到60多群,当时王浆价格非常好,每公斤200多元,他的蜂场有了更好的收成。后来我用养蜂挣到的钱盖了8间水泥结构的砖瓦房,买了机动、家电、新蜂具等,从此走了致富之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表扬和。回想起来,真是十年磨一剑,1980年到1999年,他多次被镇政府评为“养蜂技术能手”称号,1992年被县政府评为“养蜂状元”,2010年3月被晋城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蜂业协会评为“养蜂科技示范户”,2010年12月被山西省蜂业协会评为“蜂农”称号,2011年1月领取了《山西省农村技术人才职称证书》,成为是农村技师、科技特派员和养蜂专家。近他又在进行意蜂“金三法”的饲养试验。“金三法”也就是
现在他的蜂场已有了相当规模,收入可观,他表示今后要与《蜂业》相伴而行,一如既往直到生命的一刻,将一生奉献于养蜂事业,继续努力,带动广大蜂农朋友们共同奋斗,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让当地的蜂产品遍及,走向世界,为养蜂事业争光添彩,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蜜一样的香甜生活。“我的今天,我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蜂业》这个得力助手。”老武还是用这句重复多次的老话结束了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