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商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联合开展的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公众投票的激烈角逐,陕西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推荐的“紫阳富硒茶”脱颖而出,终位列十大富农和精准扶贫商标之首。
茶叶是紫阳的支柱产业,全县现有茶园21万亩茶,年产茶量5863吨,产值8.8亿元,综合收入13.5亿元,区域品牌价值19.67亿元。紫阳一直把茶叶作为立县富民的主打产业进行培育,近年来,省、市将茶叶列为区域型支柱产业,强化了组织领导、加大了扶持力度,使紫阳富硒茶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发挥区域品牌的作用,提升精准扶贫效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紫阳富硒茶的品牌建设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助推产业发展便被纳入了全县重点工作议事日程。
全县上下、茶叶行业,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狠抓商标管理,并将此作为攻克制约紫阳富硒茶产业发展瓶颈的切入点,作为撬动紫阳富硒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首把钥匙。分别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紫阳富硒茶产业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紫阳县茶叶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积极有效地解决了紫阳富硒茶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及商标管理等所面临的问题。
为严格管控紫阳富硒茶的产品质量,在继续推进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实行首席质量官制度、颁布行业地方标准、建立检验检测中心等工作的同时,坚持执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紫阳富硒茶产品包装设计、印制、使用实行备案制度;紫阳富硒茶证明商标使用实行准用证制度;紫阳富硒茶产品经营执行层级管理制度,即把紫阳富硒茶经营门店分为“示范店、标准店、普通店和散茶摊点”四个不同层级标准分类管理。
紫阳先后制定出台了《培育和争创“驰名、着名、商标”实施意见》,《紫阳富硒茶驰名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紫阳富硒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紫阳富硒茶市场管理办法》,《举报、查处侵权“紫阳富硒茶”驰名商标违法案件奖励办法》,《散茶经营管理规定》,《紫阳富硒茶商标分层级使用与管理的有关规定》,《紫阳富硒茶市场管理公告》等规范性管理文件,切实加强了对紫阳富硒茶品牌的宏观管理和危机管理。
坚持开展区域内茶叶市场常态化管理,对县内茶叶市场不定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形成茶叶市场管理高压势态,确保了紫阳富硒茶市场良好经营秩序;主动加强毗邻地区的区域协作,积极组织域外市场打假维权,建立了区域协作机制,并通过实质性协作,在毗邻市、县开展了紫阳富硒茶市场专项整治。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的市场整治活动中,仅封存的侵权违法包装便达到10000件之多。持续的动态管理有效规范了市场,品牌得到有力保护。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县财政在紫阳富硒茶园区创建、科研开发上,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过900万元;在品牌宣传推介、标杆企业培育上,累计投入专项资超过6000万元;在市场整治、商标管理上,累计投入专项资超过300万元。正是有了政府的重视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紫阳富硒茶的品牌建设和商标管理才有了如今骄人的业绩。
县茶业协会发挥行业管理职能作用,积极引导行业自律。协会与全县重点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叶经销户签订了保护商标专用权承诺书,对全县所有QS(SC)获证茶叶企业实施年度目标责任百分制考核,建立健全了信用评价和信息发布机制,实施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推行了企业排行榜制度。倡导县内茶企带头执行,自我规范,积极有效地维护了紫阳富硒茶的品牌声誉,提升了品牌竞争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紫阳先后获评“名茶之乡”、“重点产茶县”、“富硒茶产业品牌创建示范区”、“十大生态产茶县”、“茶叶科技示范基地”、“十大富硒之乡”、“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等称号;“紫阳富硒茶”也陆续获得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影响力和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驰名商标”、“十大富硒品牌”、“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名优绿茶十大公共品牌”、“一村一品十大品牌”等荣誉。“紫阳富硒茶,西北一枝花”名至实归,全县10万茶农因茶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