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汤圆
每年的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即元宵节),中国人有闹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形如圆月,有的称汤团或者汤圆,寓意月圆人团圆之意。关于元宵食俗,曾记载一些有趣的传说:一说在嫦娥奔月后,其夫思妻成疾,终得仙人指点,于正月十五用米粉作丸,叫嫦娥名,终于与嫦娥相聚。另一说,唐王为犒劳大将郭子仪西征归来,令御厨新制一道白圆团子。品尝后连赞好吃,并定名为“唐圆”。因唐圆是在元夕宵夜时吃的,故叫元宵。
油锤
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盛且久。”那么这个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油锤的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就有番禺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
面条
面条是元宵灯节的晚餐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糟羹
浙江台州地区在观赏完花灯之后食用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