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是许多人童年的记忆,被称为的小零食。靠着这包小零食,岳阳平江县三市镇的小镇居民创出了数百亿年产值。当地人自豪地说:“只要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有做辣条的平江人!”联播专题报道《镇起风云——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巡礼》,今天和记者程锦一起走进三市镇,探寻小“辣条”里的大产业。
【现场】
记者:我现在是在长沙雨花亭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超市的熟食货架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辣条”,随手拿起几包,可以看到背后的生产地都是:岳阳平江。
记者:您好,我刚才看您挑选了好几包“辣条”。
市民:恩,家里人都喜欢吃,又麻又辣,看电视、上网嘴巴里没味,吃一下精神就来了。
售货员:这个辣条,每天卖上百包那是没点问题咯。
记者:说得我也忍不住要多拿几包,不过您知道这畅销的“辣条”,是怎么来的吗?
据《平江县志》记载:“平江加工食品的历史很悠久,清朝康熙年间,平江的长寿酱干就被列为宫廷贡品。”1983年,心灵手巧的平江三市镇人对平江酱干进行改良,加入芝麻、辣椒酱,创新出麻辣酱干,“辣条”就起源于此。
1998年,湖南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农作物受损严重,平江酱干的主要原料大豆大幅涨价,对酱干产业造成打击。为了养家糊口,制作酱干的平江人迫切需要寻找到可以替代大豆的原材料,来自三市镇的周猛平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廉价的面粉成为他的:
“我们在市场上看,有一种机械,原先做粉条、粉丝,挤出来,我们就用了这个方法,但不成功。(开始做出来什么样?)做出来很漂亮,过了3天、5天就发硬,咬都咬不动。”
周猛平打电话联系到机器生产厂家,通过改造电机增加设备压力,挤压出来的面筋比之前蓬松了许多,他又运用酱干的制作工艺,在面筋里添加咸味与辣味,麻辣面筋横空出世,推入市场后颇受欢迎,食客们亲切地称之为“辣条”。“辣条”不仅很快占领本地市场,还逐渐销往省外。2000年前后,周猛平根据北方消费者的口味,调整了麻辣面筋的配料:
“北方吃的都是甜的,我们才加糖。(批放糖的辣条推向市场反应怎么样?)很好,你到郑州他们吃馒头,都要拿一根辣条放在里面,慢慢嚼,他们好喜欢。”
由此,麻辣加甜的“辣条”开始风靡。许多原本做酱干的作坊就地转化,面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光三市就镇有160多家,并不断“落户”长沙、郑州等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面筋企业已突破1000家,年产值近500亿,以上面筋经营者都是平江籍。周猛平:
“我们说了一句话,只要有天气预报的地方,都有我们做辣条的(平江)人。”
面筋企业遍地开花的同时,却也种下隐患。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一时间“辣条”背上了“垃圾食品”的恶名。
要为“辣条”正名!位于平江县工业园内的湖南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企业董事长张玉东也是三市镇人。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平江列为食品重点整治县。当年,湖南玉峰等企业主动牵头,联合申报了面筋行业个地方标准《湘味面粉熟食》,“辣条”生产从此带上“紧箍咒”:
【实验现场】
“这是粉质仪,称一定量的面粉,然后放到里面加水,有刻度,机器自动揉混,电脑上会有数据显示,加水到混合形成面筋的时间,这个面筋能够稳定多长时间,多长时间面筋筋度会弱化。通过这个来测试面粉的特性,口感、嚼劲都是合适的。”
2014年,湖南玉峰在长沙创建“健康面筋研发中心”。每天,技术人员都要在这里为新来的面粉进行严格“体检”。除了面粉质量,检测项目还涉及面筋拉伸力,甚至调味料中的辣椒辣度、着色力等。该中心高级研发工程师王盛莉介绍:
“行业普遍是高盐、高油、高糖。我们的研发方向就是往天然方向走,逐步去掉各种添加剂,我们现在已经做到去除色素,去除合成甜味剂,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天然的防腐。”
2016年,该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全省“健康面筋食品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已获得14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湖南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品牌传播部经理周彩春:
“我们研发中心是对外开放的,其他企业可以使用我们的设备,可以为行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可以资源共享,还对消费者开放。通过我们的研发成果,推动行业标准更加完善。”
从周猛平用粉丝机挤压出根“辣条”,到他给麻辣加点甜的创举,再到张玉东为“辣条”生产立规矩,三市镇人凭借着一股敢为人先的闯劲,在一个又一个的危机扑面而来时,勇敢面对、沉着应对、坚韧前行,打下一片价值百亿的“辣条”天地。世世代代种大米、吃大米的平江县,2015年被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面筋之乡”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