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与上海豆制品行业协会、同行企业、设备制造厂商的交流合作,2012年6月22日至26日重庆市豆制品行业协会组织了13家会员企业,由付会长杨大刚、方平、刘国清带队赴上海、浙江学习考察。
根据考察安排,6月22日到上海后,首先参观了上海清美绿色食品厂,在该厂副总经理左龙武的带领下,考察团参观了厂规划陈列室和占地300亩的现代化厂房,该厂有从日本和国内引进的86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有大型冷库和200多台冷藏送货车,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6%。通过对该厂参观,大家感受了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现代化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开阔了视野。
下午,考察团一行参观了上海旺欣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在董事长谢剑锋陪同下,参观了该厂生产加工车间,产品陈列室。参观了该厂从日本、德国等地引进的高精设备、高新技术,对该厂过硬的产品质量、经营管理理念留下深刻印象。考察团还就设备、技术方面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当天,协会考察团与上海市豆制品行业协会、设备、原料供应商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上,上海豆制品协会张会长首先对重庆考察团来沪考察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张会长说:“从各种渠道收集、了解到重庆在休闲、豆类食品方面做得很好,在我们协会会刊上有所报道。上海在生鲜类豆制品方面做得比较好,沪渝两地交流学习很有必要。”
“近年来,上海在生鲜豆制品方面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一是政府支持,二是企业努力,其具体作法是:
一、依靠政策提高了市场准入门坎,在政府支持下,从02年开始,要求从事豆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不低于300平方厂房,全套不锈钢生产设备,有配套的冷房、冷柜、冷藏车,污水排放也必须达标准。在销售上,从02年开始实行市场准入,要求市场销售的产品必须有协会统一制作的送货单才能销售。送货单由协会制作、会员企业购买,消费者可在网上查询票码,辨别真伪。
二、协会制定了豆制品卫生管理办法,对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厂房、设备、人流、物流方面作了规定。“小”、“散”、“乱”的企业自然关掉。改革前上海有1000多家生产企业,改革后只有600家,到现在只剩下100多家生产企业。为支持豆制品行业冷链系统建设,上海市政府拨专款对5个比较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各补助50万元。上海市豆制品行业协会还定期检查企业卫生,对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教育、直至罚款。
三、协会制定了集体商标,要求所有会员企业都使用集体商标标识。改革前市场比较乱,消费者不知买哪家商品好。协会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传推行集休商标,使消费者很容易判定好与差,从而引导企业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四、开展“两新”、“三化”建设,即开拓新市场、新产品,实行“标准化”、“自动化”、“冷链化”,使销售市场扩大,产品质量提高。”
交流会上,重庆市豆制品行业协会刘国清、副会长杨大刚、方平先后分别介绍了重庆豆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
会上,连云港日丰钙美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远东也对该厂生产的添加剂氯化镁片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宣传。
通过在上海与业内的交流,不难看出上海市在生鲜豆制品生产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理念、食品管控、行业协会管理等方面与重庆相比处于的地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上海豆制品行业协会也准备在今年下半年组织会员厂家来重庆参观交流。
6月23日考察团一行前往浙江杭州,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祖名食品有限公司,观看了大型的冷库、厂房、机械设备、储存设施、污水处理等,考察团对先进的设备、技术高度赞赏,表示要学习该企业的创新做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6月25日考察团到浙江台州中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参观了该厂高精设备和技术,参观了现代化的豆制品设施、设备、生产流水线,并与该厂座谈,交流探讨了生产设备技术等问题。
短短五天考察富有成效,大家参观了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学习了先进技术,了解了业内的高新设备,与上海豆制品行业协会交流了食品、市场准入、卫生管理、集体商标等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及作法。对此,协会将收集相关资料,积极向市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通过学习和借鉴,发挥行业协会在食品管控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市豆制品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这次考察学习,重庆市豆制品行业协会与上海豆制品行业协会和设备生产厂家、原材料供应商初步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关系,也为今后协会会员单位设备改造更新、技术咨询保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