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南京健康扶贫工程政策解读培训班上,马玉和代介绍了持续10年开展健康扶贫的基本做法,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流动医院模式的情况,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与会人员好评。
我会成立十多年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部)、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部署要求,在推进健康建设、实施健康扶贫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基本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注重健康理论创新,提出了“健康是生产力”命题。由基金会王彦峰理事长立足“大健康”提出的这个命题,不仅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构成要素、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健康价值、人的发展等多层面、多角度阐发了人民健康对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作用,而且还从社会学角度深入探究了健康的本质,阐发了保护人民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健康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光明前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青年报》、《红旗文稿》、《公益时报》、《健康大视野》以及许多网站都相继发表了有关评论和报道,王理事长在多种论坛、讲坛和培训班作了主题演讲,基金会与北京大学共同举办了“健康生产力与科学发展”专题论坛,推动社会各界对人民健康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将命题列入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拓展为一部23万字的理论着作,由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受到广泛好评。
(二)探索建设“健康”之路,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2006年我会积极参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筹备工作。2007年,我会提出筹备奥运会应与健康城市建设相结合,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和领导下启动了“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开启了在特大城市进行健康城市建设的先河。奥运会结束之后,我会又配合北京市启动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年2月,我会同唐山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活动;同年7月,会同广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健康亚运、健康广州——全民健康活动”。2010年9月在唐山召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8个大中城市市长参加的健康城市专题研讨会,通过了“唐山共识”。2011年北京、唐山、广州在总结健康城市建设的基础上,都将健康城市建设列入本市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30多个城市参加的“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了健康城市建设经验,通过了“北京宣言”。同时,从2011年到2016年我会与北京健康促进委员会、北京民利健康信息中心联合编辑出版了3本健康蓝皮书、5本健康北京蓝皮书,其中2011年健康北京蓝皮书和2012年健康蓝皮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翻译成英文在全世界发行。
同时,围绕建设健康,我会还组织了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进行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了医疗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资助医疗机构临床研究和技术创新,参加了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等应急救援,开展了“关爱三老”(参战老兵、失独老人、空巢老人)大型公益活动。
(三)创建“健康流动医院”,着力解决西部地广人稀地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号召,王彦峰理事长从我会成立之初就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并与北汽福田汽车公司合作研制了“健康”流动医院专用车,车上装有数字X光机、B超、自动生化分析仪、12导心电图机等,设备和功能相当于当时一个县级医院。之后又根据受捐地区的地形、道路条件,研发了Ⅱ型车和Ⅲ型车。截至目前,共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捐赠148辆各型流动医疗车。(其中,青海61辆、内蒙32辆、贵州28辆、其它省区27辆)期间,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医院具体使用的方式,有计划地带着医疗车走村串乡为人民群众送医送药,探索了一条投入少、快、惠民生的医疗扶贫之路,深受当地政府和农牧民欢迎和好评。今年,我们根据国家“互联网+”战略,对机械化流动医院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使其具备远程医疗和卫生服务功能,已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试用成功。实践表明,在地广人稀地区建立车载流动医院模式,作为现行三级医疗体系的延伸和补充,更既是健康扶贫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资源下沉的有效形式和载体;既是西部地区卫生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建设“补短板”的重大举措。随着信息化流动医院的进一步深入推广,将使我国西部地广人稀地区农牧民基本结束“没去过医院、没见过医生”的历史。
据悉,在南京培训班之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15个部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分期举办健康扶贫工程政策解读培训班,本期参加200人,培训总数将达到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