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养蜂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迈入健康发展轨道

http://www.5888.tv/yinliaozhaoshang/ 2013/11/16 11:11:19 浏览次数:463 信息分类:饮料代理网 编辑:小胡

  随着现在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于养生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而蜂蜜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产品,一直以来都很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而作为养蜂大省的山东省,其产业规模仍需求多方面的突破。

  养蜂场过度依赖“老客户”
  据养蜂户潘强表示,他的养蜂场5-7月份的生产季节多可以养殖200多箱蜜蜂,每箱大约可以采80斤左右的蜂蜜。由于严把品质关,每斤蜂蜜可以卖25-30元,比市面上的一些只卖10元左右的假劣产品贵不少,因此销售起来比较慢,目前还有7000多斤没销完。
  根据潘强介绍,整个合作社共有20多家养蜂户,养殖了1000多箱蜜蜂。通常情况下,去掉各项成本,每箱蜂蜜的纯收入在300元左右。
  “虽然养蜂比种地收入高点,但这些年养蜂户却感觉越来越不好干了。”潘强说,除了上面所述的受假劣蜂蜜的冲击之外,蜜源植物和蜂群的减少也是养蜂户的一大心病。
  据悉,我国北方的蜜源植物主要有刺槐、荆条、枣树等。但由于刺槐经济价值不高,很多农民砍伐掉刺槐,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树、桐树或柏树,导致蜜源植物相对减少。另外,农药的使用、病害增多等也使蜂群大量减少,直接影响了蜜蜂养殖的后劲。
  “据我了解,南方一些省市的相关部门会帮助蜂农们更新蜂王,并提供一定补助,但我们合作社却没有享受得到政府的什么补贴,也没有什么协会帮助我们提高养蜂技能,多年来只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更别说什么机械化了和规模化了。”潘强向导报记者透露,他们的境况在济南市还算“数得着”的,其他地方的散户“更不好过”.
  六七成蜂蜜为假货
  据了解,按规定有QS认证标志的产品才可以卖,但很多厂家没获得这一标志也敢卖,就是因为蜂蜜有多重“身份”,它不仅仅可以被当做食品,也可以被当做农副产品、药品出售,给相关部门查处带来很大困难,因而落入监管空当。
  事实上,蜂蜜打假成本太高,也致使不法商贩有恃无恐。如果想拿到假蜂蜜的确凿证据,必须要做四五十项检测,而做一项检测就需要花费数百元,所以很少有市民和企业愿意打假。据山东省蜂业协会一位权威人士透露,济南市场上六七成蜂蜜为假货,大大挤压了正规企业正常发展的空间。
  “散、乱、小”待整治
  据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蜂业协会副姜风涛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渐形成了包括蜂业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全省蜂蜜产量2万吨,蜂产品产值约6亿元。总体来看,山东蜂产业规模排在第十位左右。
  对于山东养蜂业的现状,冯继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直言不讳地用“散、乱、小”来形容。在他看来,企业规模较小仍是制约我省蜂业发展的问题,机械化、标准化和良种化生产水平与浙江、福建等养蜂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制约我省蜂业优质发展的瓶颈还有不少,比如,蜂农大多都是转地放蜂、分散生产,生产技术及经营观念比较落后;市场上的蜂产品掺杂使假、采收不成熟蜜等现象时有发生;蜂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在能叫得响的品牌还很少;近年来大量蜜粉源资源遭到破坏,如刺槐遭到大量采伐,制约了蜂业的发展,等等。”姜风涛分析。
  此外,冯继康表示,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转变养蜂生产方式、调整优化养蜂业区域布局、大力推广普及蜜蜂授粉技术、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要积极推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优质蜂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逐步研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同时,要利用我省蔬菜大省和果树大省的优势,建设一批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探索建立蜜蜂有偿授粉机制。

看干货 找产品 做招商 谋发展
线上糖酒会 全免费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不等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