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冷链物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成为物流领域中的一块蓝海。随着冷链物流的热度高涨,2018年上半年有不少巨头公司在冷链上动作频频。
比如顺丰和美国物流巨头夏晖宣布成立冷链物流合资公司;京东物流与货运航空开始了一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合作;阿里巴巴的冷链物流版图上再添驯鹿冷链;分别背靠腾讯、阿里巴巴的O2O餐饮配送平台美团、饿了么也开始布局短途冷链。
照这种情况看,冷链物流应是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但一直以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进程并不理想,其间仍有诸多问题存在。
冷链物流前行的“拦路虎”:冷库分布、成本、人才
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冷链物流几个常用指标为例,科学院院士周远曾介绍到,流通率方面,国外基本上都达到了85%以上,我国只有19%;预冷方面,我国预冷果蔬的占比一般为10%,而国外高达95%~;在美国,平均每500个人就拥有一辆冷藏车,而我国相同水平的冷藏车拥有量为平均每1.8万人。
从这些数据上看,我国冷链物流要想追上发达国家的步伐,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起码还有三座大山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前行之路。
,冷库分布不均。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冷库总容量近46%,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冷库容量居前列。照这么看,冷库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有可能某些地区没有建设冷库,导致该地区消费者无法享受冷链的服务。
第二,冷链投入成本高。冷链物流不仅仅是单纯制冷,还要适当的保持恒温状态,必然其成本比常温物流运输要高。而冷链物流成本不是单一的物流成本,还需考虑到产品质量源头的产品成本,以及因物流服务质量不同而产生的货损、货差等综合成本。
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比较低,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如果果蔬运输在源头“断链”了,那么运送到目的地时果蔬的质量就可能得不到保障,导致果蔬的运输成本提高了。
而且,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中下游的冷链仓储和流通环节都能加大冷链运输的成本。譬如,冷库建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万吨级冷库建设成本预算高达4210万元,年运营成本预算高达1404万元。可以说,冷链物流的综合成本还是很大。有数据显示,我国常温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为10%,冷链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仅有8%。而这并不高的利润率,更是对降低冷链物流的高额成本这一现象并没有起很大的改善作用。
第三,冷链物流人才资源短缺。要知道,冷链物流对技术的性要求很高,包括冷链运输设备及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等,这些都需要人员来完成。而据中物联教育培训班主任郭肇明掌握的物流行业人员数据显示,每年有20万的物流院校毕业生,但每年新增的物流岗位却有130万之多,尤其是冷链物流人才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岗位的需求。
中物联冷链委员会秦玉鸣曾表示,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太快,人才非常紧缺,而我国很少有相关院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冷链物流人才,企业用人更多只能从基础培养,时间太长,从而造成冷链物流人才断档。换句话说,物流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物流业发展速度并不匹配,从而限制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进度。
以上可以看出,一系列问题,还是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从而导致了冷链物流发展进程缓慢。
但同时,三大机遇正助力冷链物流砥砺前行。
虽然冷链物流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仍有不少企业进入该领域跑马圈地。而现在还有企业愿意涉足该领域,这就说明,冷链物流还是有很多机遇出现的。
,提升冷链标准化。冷链物流标准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将冷链前端标准化,这其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食品问题。譬如,对于海鲜的运输,大多数人都认为“活既是鲜”,导致不少水产品只能以“活体运输”,这样就无法实现标准化,容易导致像2016年末北京各大市场下架活体水产品等这样的食品事件发生。
因此,所有冷链物流企业都需要严格把控运输的产品,从而减少食品事件的发生。像顺丰这样大型的冷链物流企业已将冷链服务延伸至前端,并且在前端提供了优质的冷藏条件,然后通过高速的渠道运送到用户手上,这样便能产品质量。如果整体冷链物流企业能将运输标准化程度提高,那么便能助力该行业发展,使其向前大迈一步。
第二,“去中心化”、前置仓的尝试。随着“新零售”“零售革命”等新概念的出现,商业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动,因此,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尝试“去中心化”与前置仓模式,毕竟去库存可以带动商业模式的变革,而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投入。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曾表示,集中性的物流一定要有个规模的临界点,超过临界点之后效率降低,成本不减反增,因此盒马鲜生“门店即是仓储”。对于冷链服务商来说,同样可以采用分布式仓储或者小型的“微仓”缩短配送时间并降低成本。
第三,搭建冷链生态圈。对于冷链物流大企业来说,主要是完善供应链的服务,这便有助于企业发展。比如鲜易供应链经过10多年发展,融合企业生态和产业生态,由单一的冷链运输发展为供应链服务平台。鲜易供应链通过在7大区域布局3大温控园区和25个城市前置仓,构建了完善的DC、TC、PC、EC网络,为客户提供存储、流通加工、检验检疫及保税等一体化服务。
要知道,鲜易供应链在前端提供了冷链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产品腐烂的事件发生,以及其完善的网络布局可以规划出比较快速的运送路线,光从这两点看,鲜易供应链不仅能实现降价增速,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可以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可见,搭建冷链生态圈不失为一个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好方向。
综上所述,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那么因此想分一杯羹的人就多了,而企业们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搞清楚行业发展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面对千亿市场规模,冷链物流将迎来哪些挑战?
据预测,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近3000亿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近4700亿元。如此看来,冷链物流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面对千亿市场规模,企业们布局冷链市场的同时,也将会面临冷链物流给出的各种挑战。
一方面,冷链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缺少整合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小而散,并且市场上约有90%的冷链物流企业是区域性的,集中度比较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尚没有一家可以面向甚至的冷链仓储企业。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冷链企业大多都采取合作的方式,分工较明确。而国内的冷链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大多都各自作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容易拖累冷链物流行业整体的发展进度。
2017年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前15强,其中供应链型为集中,仓储型和配送型相对较少,但无论是供应链型还是运输型,其发展基本以独立为主,鲜有交流和合作。京东、顺丰等企业们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自然会在需求旺盛的地区插上自己的旗帜而忽略了其他地区,导致需求大的地区上出现较多同质化建设,而其他地区却无冷链可用。
如果国内冷链物流要想追上国外的发展进度,企业们就要加强整合资源的能力,发展合作关系。而这之间要如何找到利益平衡点,就需要企业之间不断摸索,可以说,这是冷链物流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其对硬件水平具有较强的要求,譬如应用卫星定位、物流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对运送车辆定位及全程温度监控。而我国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低,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更不容乐观。譬如一些大企业的冷链运营人员大多数都是从普通物流转岗而来,不仅对冷链特性不熟悉,而且对冷链物流的运营要求掌握程度低。
要知道,信息化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信息化水平不提高,那么冷链物流可能会有信息堵塞、资源分配等问题出现,造成冷链物流全过程不够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拉低运输效率。所以,冷链物流企业要想提高运作效率,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总而言之,冷链物流市场、企业高速扩展的同时,行业内也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态势向好,未来不仅有机遇,还面临诸多挑战。那么冷链物流行业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突破目前瓶颈,只有这样,冷链物流行业才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