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小长假”,节假日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的关键时点,以及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消费的需求旺季。今年中秋遇上国庆,“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长达8天的小长假使出游意愿集中释放,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数据分析显示,旅游经济稳步转入理性繁荣的新阶段,也极大带动了餐饮与住宿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调研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受居民出行及旅游消费火热带动,餐饮住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5%,其中旅游饭店、露营地服务、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倍、1.5倍、45.5%。
一房难求,是今年小长假住宿行业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多个热门旅游城市。10月7日发布的2023年中秋国庆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对比2022年国庆假期,2023年“双节”假期旅游消费增长84%,超20个城市涨幅翻倍。全国酒旅、交通、影剧演出等行业日均消费对比2022年国庆假期均有显着增长,其中酒旅行业增长84%。
与住宿行业一房难求对应的是,多个旅游城市餐饮名店出现排长队现象,酒店婚宴全部排满,线上下线餐饮消费加速回暖。假期前7日,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重庆、杭州、武汉同比分别增长30.3%、19.3%、16.3%。同时,美团发布的“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中秋(29日)当天12点,餐饮堂食订单量就同比2022年增长110%,截至10月5日,全国餐饮堂食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更是达到254%。
火锅巨头海底捞数据显示,从2023年9月29日到10月6日,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长假期间海底捞门店客流的城市是北京,共计接待顾客超过60万人次。在热门旅游城市中,天津的客流增长接近100%,杭州、无锡等地靠近景区的海底捞门店日翻台率则突破了10次。
同样表现出色。节日期间,全聚德集团旗下各全国餐饮门店8天接待人次同比增长67%,北京地区门店共有23000余桌排队等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创下近年接待人次和销售额新高,其中共有11家门店创造年度营业单日新高。
尽管整体数据表现亮眼,但对比往年数据可以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变化。从游客数量上来看,中秋国庆双节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1%,人均花费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7.5%,消费力疲软,消费者行为更加趋于谨慎与理性。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用户在预订酒店前平均搜索量为15次,较2019年平均增加7次,消费者既要品质与服务,更要性价比。同时,消费选择也折射出消费者面对游客的拥挤、旅游消费的高昂以及旅游体验不可控的出行焦虑,这些焦虑势必对旅游住宿与餐饮市场的平稳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双节消费的受益者是旅游城市的头部餐饮与酒店住宿企业,大多数非旅游城市的非品牌餐饮企业在这个小长假里并没有遭遇“报复性消费”,多个餐饮企业国庆假期日均营业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10%左右。
中国饭店协会分析,作为2023年一个长假,小长假给餐饮与住宿行业的贡献不容小觑,但国庆之后,整体增长趋势将放缓,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餐饮与住宿行业压力巨大,只有提供更高品质、更好的服务,提高价值感,才能让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饭店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