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内蒙古奶业发展十几年的陈巴特尔,初次与笔者谋面,便热情地聊起他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从他潜心研究的乳品、牛种、牧场建设,到十几年致力于推广学生奶,以至于、奶业发展形势前景,他时而侃侃而谈,时而忧心忡忡,时而慷慨激昂,内蒙古的奶业发展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当前形势不乐观 亟需积极去应对
提到当前奶业总体形势,陈巴特尔脸上掠过一丝阴郁,2014年奶业没见有火红的发展,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发生或重大灾难干拢,发展显得很平淡,市场多少还带有一点萧条和疲软。本来,去年是多项国家奶业新政下地落实的一年,然而,始终未能见到企业并购重组高潮的出现;婴儿奶粉还是贵,从贵族价降至贫民价还是无望;消费者对国产奶不放心,行业信任危机还是依然存在。这一年,许多的企业都在面对着市场压力、环保压力、疫情压力、生存压力,挨过了十分艰苦的一年。有人说,奶业已进入了“寒冬”。困难来了,严冬来了,要想生存,还得鼓起勇气勇敢地去面对,去正视,去迎接挑战。
压力与机遇并存 回顾与发展同行
回顾2014年,我国牛奶总产量增长,乳品消费市场疲软,乳制品加工出现负增长,乳制品进口依存度加大,生鲜乳价格下降,大批小养殖场特别是散户将要退出奶牛养殖的历史舞台 。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牛奶产量增长5.5%,达到3725万吨。近年来我国奶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畜牧业固有的周期性,受制于消费增长的放缓,增长速度明显变慢。我国奶业的发展更多受到国内乳制品供需平衡、养殖成本变化和乳制品市场的影响。由于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较高的奶价和良好的养殖效益,国内奶牛养殖积极性增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持续涌入奶业,奶牛进口量大增,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无疫情的影响,2014年我国牛奶产量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牛奶(生鲜乳)产量3725万吨,比2013年的3531万吨增加194万吨,增长5.5%。在规模牧场奶牛存栏(全群100头以上)占存栏比例的45%(农业部监测数据)的现状下,规模牧场生鲜乳产量的增加抵消了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带来的减产。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存栏荷斯坦及改良品种195.7万头,牛奶产量780万吨,在占比超过20%。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国内生鲜乳价格下行是市场自身调节的理性回归,2014年规模牧场生鲜乳全年均价4.43元/公斤,比2013年高出9%,比2012年高出23%,生鲜乳价格涨幅过快不利于奶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国内的生鲜乳价格虽然与年初相比已经下降了很多,但是,仍比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新西兰、美国、欧盟高40%左右。造成生鲜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除国内乳品消费市场疲软等因素外,还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和生鲜乳价格下降趋势有关,2014年的大宗商品价格如原油、铁矿石价格年内下降达到50%,奶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新常态下新挑战 经验措施齐上阵
谈到2015年的发展,陈严肃地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对奶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在消费市场疲软、生产成本上升、进口奶粉增加、要素资源稀缺等多重压力下,2015年将是我国奶业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尤其是3——9月,奶牛养殖行业将面临更大挑战。”
首先,积极应对解决生鲜乳的过剩和卖奶难困境。
产业链各主体可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当前奶业困境,保障奶业生产的稳定。(1)政府对进口乳制品采取“技术贸易壁垒”和加强检测等措施,缓冲乳制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大量涌入对我国生鲜乳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2)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借鉴上海奶业发展经验,联合企业和专家建立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和第三方检测制度,确定收购价格,乳品加工企业、养殖企业市场地位的平等性。加强生鲜乳购销合同履约的执法监督,严厉查处单方面违约行为。(3)国内养殖企业通过多种措施调节生鲜乳生产的盈亏平衡点,通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挤奶次数、淘汰低产和问题奶牛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调节生鲜乳产量,以减少养殖企业的合同压力。(4)国内奶牛养殖行业练好“内功”,从养殖科技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率、低成本的奶业,提高竞争力。
第二,努力保护好现有的生鲜乳供给能力。
各级政府应努力保护现有的生鲜乳生产能力。一是借助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等奶业扶持政策,转变补贴方式(如奶牛良种补贴),可借鉴河北丰宁地区现有养殖小区改造的经验,从组织形式、硬件条件、生产模式等方面推进养殖小区的牧场化改造。二是要保护好养牛的牧民。采取政策措施促进草原牧区奶牛养殖户的转型升级,借鉴内蒙古奶联社在呼伦贝尔市打造的合作家庭牧场,推广“夏秋放牧、冬春舍饲”的养殖模式。三是要保护好中小养殖场(户),使奶牛存栏水平不至于大幅滑坡。
第三,全力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应该看到,我国奶业所采取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模式是缺乏竞争力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2015年及其以后若干年内,我国奶业应在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上有重大突破。一是要全力打造种养一体化的养殖模式。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经验。实行“种养一体化”养殖模式,在保障奶牛场优质粗饲料基本自给的同时,又可以做到粪污还田。可建立牧场建设准入制度,对新建牧场配备土地进行规范。二是要全力打造产加一体化的加工模式。当前,可由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牵头成立奶业合作社或牧场联盟,真正代表养殖环节的利益,并鼓励加工企业和养殖场交叉持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是全力打造行业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发达国家的奶农合作组织是由基层合作社、区域合作社和合作社联盟三级行业组织构成的一体化的产业组织体系(如欧洲),三级组织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共同组成了一个具有自治能力的产业。
第四,大力开发差异化的奶类动物资源。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生产趋同化的产品无异于把我国奶业逼入死胡同。因此,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奶类动物资源已经迫在眉睫。一是发展乳肉兼用牛。乳肉兼用牛的主要优点在于既产奶又产肉、抗逆性强,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养殖场(户)可以取得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二是逐渐在南方发展奶业,改变消费和供给的不平衡。在我国南方发展耐热的奶牛品种,还可借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验,大力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水牛资源,把更多的水牛改良成奶水牛,把奶水牛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大力发展奶山羊、奶牦牛产业。研究表明,奶山羊具有节粮、节水、环保、耐粗饲、养殖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许多地区气候环境;山羊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我国应大幅度提升奶山羊产业的战略地位。发展三河牛、西门塔尔牛产业(如俄罗斯发展红白花牛,类似三河牛),提高兼用型牛的综合生产性能,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滔滔不绝,声情并茂的谈完这些积极的举措,陈似乎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告诉我:“这次两会上有关于学生奶推广的提议,我很激动!倡导学生健康饮奶,增强体质,是我的心愿!引导乳制品消费和加强公益性宣传,纠正乳制品加工乱象是国家和行业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奶业协会要倡导健康饮奶,提倡每天饮奶,宣传国内奶业近年来在质量方面取得的进步,从而增加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和对国产牛奶的信心。在乳制品加工市场严格执行‘液态乳标鲜、标纯、标复原’的三标规定,完善检测方法,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纠正乳制品加工的乱象,给消费者以知情权。乳品加工企业在产品结构上做到大众化产品(开发个性化的具有民族特色产品)和高端产品并重,避免乳制品的高端化,让普通老百姓的饮奶习惯得以保持,整体上提高乳制品的消费水平。我相信,在全体奶业人的共同努力下,奶业的问题是会有办法得到解决的。严冬过后,奶业的春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