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作为奶业大省,乳业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不但成功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为为当地的农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内蒙古的乳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我区乳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恢复期。2012年以来,受奶源基地建设滞后、奶牛养殖成本持续上升、乳品加工企业单方定价影响奶农养殖积极性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区乳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成因:牛肉价格上涨、乳企定价等多种因素叠加,制约乳业发展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牛肉价格持续上涨,一头育肥牛价格达到1.2万元到1.4万元。很多中小养殖户借牛肉价格上涨出售奶牛。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荷斯坦奶牛存栏同比减少26.35万头,牛奶产量同比下降66万吨,平均日收奶量下降1800吨。同时,乳品企业自身控制奶源能力不足等,引起奶源紧张。”2013年12月27日,自治区农牧业厅有关领导介绍说。
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资源需求旺盛,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奶牛养殖业占用土地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另外,现阶段,乳品产业链中奶牛养殖户、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往往是地位强势的乳品加工企业定价,处于弱势的奶农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话语权,养殖户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以上因素重合叠加,严重制约了我区乳业发展,致使近几年“杀牛卖肉”、“奶荒”和“抢奶潮”现象频发,给我区如何引导乳业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出路:政企签订推进奶源基地建设联合协议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内蒙古要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
“牛奶是完美的食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乳品消费必然呈刚性扩张趋势。目前,我国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不足20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如果达到2020年奶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人均42公斤的水平,乳业仍有的发展空间。为此,作为乳业大区的我们必须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而推进乳业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2013年11月份,我区出台《内蒙古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时隔一个月后,12月27日,自治区农牧业厅、发改委与呼和浩特市等全区5盟市及伊利、蒙牛等6家乳品龙头企业签订《推进奶源基地建设联合协议书》,共同推进我区乳业升级,奶源供应。
按照方案与协议内容,我区要本着“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农民自愿”基本原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荷斯坦奶牛存栏1万头以上的44个主产旗县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通过3年努力,使全区1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奶牛存栏比重达到80%以上。从2013年至2015年,自治区本级每年安排预算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专项资金6000万元,争取国家奶牛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力争达到1亿元以上,统筹用于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到2015年自建和合资参股的奶源基地生鲜乳产量要达到加工能力的50%以上。从2014到2016年,内蒙古圣牧高科、呼伦贝尔农垦、奶联社、源升公司要分别筹建2000到3000头奶牛牧场21座、500到3000头奶牛牧场30座、家庭牧场130座和优质奶牛扩繁场3座、3000到1万头奶牛牧场6座。
在乳企加快规模化养殖的同时,我区还要建立合理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实行牛奶收购交易参考价和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定价机制。
“如今,由于去年国内奶业市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导致目前‘抢奶潮’的出现,奶农效益得不到保障。合理的奶价是保障奶牛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实行联合定价机制,有利于保障乳产业链各方利益,更好地调动奶农的积极性。早在5年前,上海就实行了政府、乳企、奶牛养殖户联合定价机制。我们相信,随着自治区对乳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企联合的不断加强,必将推动我区乳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关人士表示说。